《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全國通用教材古箏》(第二套)是在已故著名古箏教授邱大成先生于l997年擬訂的考級曲集目錄的基礎上,根據(jù)中國音樂學院對考級教材編寫的要求,以及集中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編寫而成的。 第二套考級教材在編寫過程中依據(jù)由簡至繁、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教學方式選擇曲目,引導考生順利地步入古箏的世界。 中國器樂的學習素來有技、藝兼有之說法,即多以民間小曲作為入門,在熟悉基礎技法的同時,學習和理解樂曲的內涵和表現(xiàn)力。因此,第二套考級教材在第一、二級里多以民間小曲為主,配以相應的練習曲。從第三級開始,每級有傳統(tǒng)樂曲和創(chuàng)、編樂曲。傳統(tǒng)樂曲主要是選擇各流派具有代表性的樂曲;創(chuàng)、編樂曲主要是選擇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一定影響的創(chuàng)作、改編作品,并以人民音樂出版社歷年出版的箏譜版本為依據(jù)。考慮到第二套考級教材面向業(yè)余學習古箏者,以普及教育為主,不是音樂學院古箏專業(yè)的教學大綱,所以選擇的創(chuàng)作曲目除《黔中賦》外,主要以傳統(tǒng)的五聲音階定弦演奏,不包括多音弦、多調式音階排列的創(chuàng)作古箏曲。 第二套考級教材除了標明規(guī)定的練習曲和樂曲外,還對古箏這件樂器作了簡單的介紹,內容包括古箏的概述、形制種類;定弦、調弦及轉調方法等,并把指法符號匯集成表格,以便考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古箏不同的指法符號有所了解。在每一級曲目之前有“訓練提要”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