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病理學包括耳鼻咽喉病理學和口腔病理學,在一些專科化病理比較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頭頸部病理學已經成為一門獨立和成熟的病理學科。國內由于醫(yī)科院??谇会t(yī)學院/學系的成立和發(fā)展,口腔病理學在許多院校形成了獨立的專科,出版了教材和專著。國內耳鼻咽喉科學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學科名與國際接軌更名為耳鼻咽喉頭頸科學,有的國家級重點學科單位還成立了耳鼻咽喉科學院,但由于尚沒有培養(yǎng)耳鼻咽喉科本科生的教育體制,耳鼻咽喉病理學還沒有像口腔病理學那樣形成??平滩?,只是系統(tǒng)性病理學專著中的部分章節(jié),有待進一步系統(tǒng)完善?!额^頸部診斷病理學》編寫的目的正是為解決這些需要提供幫助。希望《頭頸部診斷病理學》能夠從疾病的理論體系及病變的具體形態(tài)改變兩個方面最大限度地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頭頸部疾病的病理變化特點,便于讀者掌握其診斷及鑒別診斷要點,既可作為初學者入門的必備參考書,也便于高層次醫(yī)師在日常工作中參考借鑒,迅速鎖定疾病范圍,達到準確診斷的目的。由于頭頸部涉及的組織、細胞類別及其疾病較多,為兼顧實用、相互關聯和盡量避免贅述等,《頭頸部診斷病理學》分為兩篇十八章。第一篇內容以耳鼻咽喉頭頸部疾病為重點,還包括了眼眶內疾病、鼻眶溝通病變等,是《頭頸部診斷病理學》的重點;第二篇內容為口腔頜面部主要疾病,還包括了頭頸部常見皮膚疾病的概要介紹。第一篇中鼻腔鼻竇疾病最為豐富、多見和復雜,列為第一章;耳部疾病內容與鼻咽喉疾病的聯系不是很密切,作為相對獨立的一章;第十八章主要為耳鼻咽喉及皮膚的正常解剖組織學內容供備查參考。全書內容按照組織或細胞起源或疾病類別區(qū)分不同章節(jié),歸類描述,盡量避免內容的重復,當一種疾病可出現于不同器官或部位時,可能選擇在發(fā)病率較高的器官中重點描述,讀者在參閱時可注意查閱目錄及書后的索引。有些疾病比較重要或內容較多時,將其分列為臨床特點、病理學特點、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及預后等項目進行介紹。書中共收集圖片1600余張,反映了診斷病理學獨特的學科特點,期望使病變特點一目了然、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