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引論 回到批評原點
一時代語境與中國“氣”的母題
二文氣論研究:從范疇、觀念史到批評美學的維度
三中國文氣論批評體系的梳理與構建
上編 氣生萬物——文氣論批評本體論
第一章 氣論大宇宙生命美學:文氣論批評的淵源與屬性
第一節(jié) 闡釋的歷史性與現(xiàn)代“文氣”諸解之囿
一才氣/個性/風格說
二語氣/氣勢說
三文術說
四對現(xiàn)代“文氣”諸解的反思與超越
第二節(jié) 文氣論批評溯源:古樸的氣論宇宙觀與生命意識
一“氣”字的源起、涵義及符號象征
二從周代史籍中的氣論到《管子》的生命哲學雛形
第三節(jié) 文氣論批評原理:中國氣論哲學美學
一《周易》:從卦象說到儒道合流的大宇宙生命哲學
二莊、孟氣論開創(chuàng)的大宇宙生命哲學/審美圖式
三氣論大宇宙生命哲學/美學——文氣論批評的本原質性
第二章 文氣論批評的發(fā)生:從人到文的氣化審美與理論自覺
第一節(jié) 秦漢時期從大宇宙觀到人的“才性氣質”論
一時典中對人之體氣、清濁之分的認知
二董仲舒、王充元氣論的人性論與個體差異論
第二節(jié) 人物品藻中重“氣”之旨的審美中介
一漢魏人物品藻風習的形成及流行
二重“氣”的審美向度與劉邵《人物志》的影響
第三節(jié) 藝術問的互文性
一自古以來以“氣”論樂的思想
二音樂美學原理的文學位移
第四節(jié) 雅好文學的氛圍與理論批評自覺
一建安時代的大宇宙生命感和生命唱和
二理論批評自覺與“文氣”說的提出
下編一氣流動——文氣論批評之歷史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文以氣為主”的批評
第一節(jié) 渾樸文學和以“氣”為美的批評時代
一嚴羽對四個時期詩歌的比較分析I
二“全在氣象”的建安文學
第二節(jié) 曹丕“主氣”的文學批評
一曹丕“主氣”的批評實踐
二曹丕“文以氣為主”說的理論建構
第三節(jié) 劉勰“主氣”的文學批評
一劉勰“主氣”的批評實踐
二劉勰對以“氣”論文的發(fā)展和系統(tǒng)建構
第四節(jié) 鐘嶸及其他“主氣”說批評
一鐘嶸“主氣”的批評和“氣動一物感”說
二令狐德菜、劉宰等對“主氣”說批評的延續(xù)
第四章 隋唐時期:“意主氣輔”的批評
第一節(jié) “意”范疇與批評史上重“意”的觀念
一“意”、“言意”的范疇內涵
二批評史上陸機的“患意”和范曄的“主意”說
第二節(jié) 從魏晉南北朝“主氣”到隋唐“主意”的轉向
一“主氣”說在隋末唐初的余波
二從“主氣”到“主意”的變化
第三節(jié) 古文運動與韓愈文氣批評的“意為主”傾向
一古文運動批評中的“道”“氣”“辭”構筑
二韓愈文氣批評的道德化轉向和“氣盛言宜”說
第四節(jié) 杜牧“文以意為主,氣為輔”的批評論及后世延續(xù)
一杜牧“意主氣輔”說的提出
二“意主氣輔”的內涵及其在文氣論演變史上的意義
三唐以后“意主氣輔”說批評的延續(xù)
第五章 宋元時期:“理主氣輔”的批評
第一節(jié) “理”范疇與批評史上重“理”的觀念
一“理”的范疇內涵
二宋元前文論批評史上重“理”的觀念
第二節(jié) 宋代理學思潮與“理氣”論思想的審美滲透
一宋代理學思潮與“主理”的審美轉向
二理學思潮中的“理氣”論及其審美滲透
第三節(jié) 宋代文氣論批評與“理主氣張”的批評論
一葉夢得、三蘇的文氣批評及蘇轍閱歷/見識
“養(yǎng)氣”說
二從黃庭堅“以理為主”到吳子良的“主之以理,
張之以氣”
第四節(jié) 元代文氣論批評與吳澄、劉將孫的“詩文以理
為主,氣為輔”
一由宋入元的理學思潮與元代“理氣”論批評
二吳澄、劉將孫“理主氣輔”的批評論
第六章 明清時期:“神主氣輔”的批評
第一節(jié) “神”范疇與批評史上重“神”的觀念
一“神”的范疇內涵
二明清前文論批評中重“神”的觀念
第二節(jié) 明清時期“神神理神韻”的轉向與張揚
一明代重“神神理”的轉向與通變“入神”論
二清代重“神”的延展及“神韻”論批評觀之尚
第三節(jié) 明清“神氣”諧和的批評與劉大槐的“神主氣輔”論
一明清“神氣”諧和的文氣論批評
二劉大槐的“神主氣輔”說及“神氣音節(jié)”論批評體系
第四節(jié) 桐城派及清代文氣論批評的終結性意義
一貫穿整個清代中后期的桐城派文氣論批評
二晚清到現(xiàn)代初:后學再構與“西學”沖擊下的淡出
余論 后現(xiàn)代生態(tài)時代:中國文氣論批評美學的當代性
附錄 從“氣”到“文氣”重要命題列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