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優(yōu)惠政策待遇縣(區(qū))及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概況叢書》一共9本,由桑植、水定、武陵源、會同、沅陵、綏寧、江永、慈利及石門9縣(區(qū))民委(民宗局)承擔具體編寫任務。叢書編纂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相結合的觀點,堅持實事求是、詳今略古的原則,在綱目設置和體例編排上與《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修訂本‘湖南)》基本保持一致,主要內容包括:各縣(區(qū))地理環(huán)境、歷史沿革、民族政策、農業(yè)、工業(yè)、交通郵電、財政金融、旅游、對外開放、社會事業(yè)、城鄉(xiāng)建設及環(huán)境保護。各縣(區(qū))在遵照這一體例的基礎上,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適當增減、變化,力求突出本縣(區(qū))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本縣(區(qū))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面貌、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