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語錄1《給人歡喜》
〖〗〖〗生活觀1
無論多久以前定下來的日程,總會到來;無論多苦多樂的事,也會過去。所以,只要有“一切總會過去”的認知,就不會去執(zhí)著快樂,太苦也不會去計較。該來的總是會來,與其推托,不如面對現(xiàn)實承擔下來。
〖〗〖〗倫理觀25
孝是對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孝是人倫之際的一種親密關系。擴而充之,對兄弟的孝是悌,對朋友的孝就是義,對國家的孝就是忠,乃至對眾生的孝就是仁。
〖〗〖〗修持觀49
待人處事是修行,工作服務是修行,誦經拜佛是修行,談話會面是修行,愛語贊嘆是修行,改過遷善是修行,乃至休閑娛樂都是修行。
〖〗〖〗處世觀83
做人做事要能有不變的原則及隨緣的方式。所謂不變,就是在面對與道德、信仰、慈悲有關的事時,原則不變更;事務性的事則可隨緣,不但隨緣還要隨喜,更要隨遇而安、隨心自在。
〖〗〖〗儀禮觀111
學佛的目的,不是只為了吃素;“吃”并不是重要的問題,心意清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滿口的慈悲、仁愛,心里卻充滿著貪、嗔、邪念,即便終日吃素也無益。
〖〗〖〗教育觀137
生活里,有因果觀念就有教育;懂得感恩圖報、發(fā)心回饋,就是教育。有了生活的教育,就與單純獲取知識的教育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