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就像一部伏筆三部曲。首部曲——陌生人的體溫。貝利先生最喜歡涼爽的初秋天氣,卻在這個季節(jié)意外撞到一個人。貝利先生趕緊把這個人帶回自己的農場,還請醫(yī)生到家里來。醫(yī)生說,這個人被碰撞到后腦勺,會暫時失去記憶,過幾天,他可能就會想起自己是誰。醫(yī)生離開時忘了帶走體溫計,貝利太太叫住他,醫(yī)生說:“水銀柱停在了最低點,你可以把它丟掉了?!睘槭裁大w溫計壞了?為什么水銀柱停在了最低點?這不禁令人猜測:這個陌生人的體溫怎么這么低?他,從哪里來呢?二部曲——今晚的風真冷。陌生人不知道扣子和扣眼是做什么用的,不清楚衣服怎么穿,不清楚蒸氣是從熱騰騰的食物里冒出來的。他對著熱湯吹氣,貝利太太說:“喔,今晚的風真冷啊!”貝利先生和陌生人一起去農場工作,自己吃力地拿長柄叉鏟干草,偶爾停下來休息,喘口氣,陌生人不僅不累,而且連一滴汗也沒流?陌生人究竟是什么的化身?三部曲——陌生人離開后,樹葉全變成最鮮艷的顏色。陌生人爬上貝利農場最高的山丘,看到了令他困惑的景象:遠方的樹葉紅黃鮮艷,而圍在貝利農場附近的卻全是綠色。他摘下一片葉子,用顫抖的手吹走了綠葉,同時也吹醒了自己的記憶。陌生人離開貝利農場以后,一夜之間,四周的樹葉全變成了鮮艷的顏色。每年秋天,貝利農場的窗上都會出現一行冰霜結成的字:“明年秋天再見!”是不是和《北極特快車》一樣,作者又帶著讀者來一趟“想象之旅”?而這次的主角是“秋天”?作者善用“拼圖原理”,以絕妙文圖述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