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書院典藏:古文觀止(下)》所收錄的“古文”并不是今天我們所理解的“文言文”,而是與“時文”(二吳生活的清代專門應用于考試的八股文)相對而言的。他們選編《古文觀止》的目的是為了“正蒙養(yǎng)而裨后學”,繼承和發(fā)揚秦漢散文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國學書院典藏:古文觀止(下)》共十二卷,收錄自東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在體例上一改前人按文體分類的習慣,以時代為經,以作家為緯。卷一至卷三為周文,卷四為秦文,卷五至卷六為漢文,卷七為六朝唐文,卷八為唐文,卷九為唐宋文,卷十至卷十一為宋文,卷十二為明文。全書雖時間跨度大,但脈絡清晰,篇幅緊湊,反映了這一漫長歷史時期散文發(fā)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