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我國早期的蒙學課本。它通篇用韻,朗朗上口,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內容豐富。所以,自隋唐以來,《千字文》大為流行,背誦《干字文》被視為識字教育的捷徑?!肚ё治摹吩诠糯鷥和淖R字課本“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干字文》)中排在最后,但它成書時間卻是最早,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確切知道成書時間和作者的。據史書記載,《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候編成的,編者是梁朝的周興嗣。據說,當時梁武帝為了教育兒子們學習知識,讓人從王羲之寫的碑文中拓下一千個不重復的字,命周興嗣編一篇適創(chuàng)兒童閱讀的韻文。周興嗣只用了一個晚上,便完成了這篇韻文,結果他的頭發(fā)一夜之間也變白了。這就是-直流傳到今天的千古絕唱《千字文》?!肚ё治摹?字一句,共250句,一千個字,全書無一字重復。所選千字,大都是常用字,便于識讀?!陡勺治摹啡黝}清晰,章句文理一脈相承,層層推進,語言優(yōu)美,辭藻華麗,幾乎是句句引經,字字用典,內容涉及自然、社會、生產、歷史、教育、倫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知識。它是對中國人文精神的梳理,對歷史精神的點評與演義,體現(xiàn)著中國文化的基本思想、精神觀念以及思維方式。當然,《千字文》中的一些明顯帶有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東西已經不足取,我們-定要分辨清楚,使其精華得到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