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大約前620~560),曾是希臘薩摩斯島的一個奴隸,因其才智受到主人的賞識而獲得自由。關于《伊索寓言》,由于史料缺乏,學術界的看法很不一致。不過,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現(xiàn)在流行的《伊索寓言》應該是古代希臘寓言的匯編,是古希臘人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的集體創(chuàng)作。拉封丹(1621-1695),生于法國香巴涅一個小官吏的家庭。拉封丹從1668年開始發(fā)表《寓言詩》,當時就引起很大反響,從此樹立了他的文壇聲譽;到1694年,他的《寓言詩》全部問世,共十二卷,二百三十九首,在法國家喻戶曉,幾乎人人都會背誦。萊辛(1729-1781),德國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著名劇作家和文藝理論家。我們中國大多數(shù)讀者都是從《漢堡劇評》和《拉奧孔》這兩部美學著作中知道他的。寓言在萊辛的創(chuàng)作中不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他在寓言中所宣傳的進步思想,還由于他對寓言創(chuàng)作的獨到見解,其寓言一直被后世所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