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信息透明度相關概念的界定
1.1.1 信息質量
1.1.2 信息披露
1.1.3 信息透明度
1.1.4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度量
1.2 公司信息透明度國內外研究進展分析
1.2.1 國內外研究進展的影響因素
1.2.2 公司信息透明度評價的研究綜述
1.2.3 評述
1.3 背景、意義與方法
1.3.1 研究背景
1.3.2 評價意義
1.3.3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3.4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理論分析及評價框架
2.1 信息透明行為
2.1.1 信息透明行為的理念性解釋基礎
2.1.2 信息透明行為的實質性解釋基礎
2.2 信息傳遞
2.2.1 資本市場的信息
2.2.2 資本市場的信號傳遞理論
2.3 信息透明的經濟后果
2.3.1 委托代理理論與契約理論
2.3.2 信息不對稱與資本市場效率
2.3.3 信息透明使資本市場更加有效
2.4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評價框架
第3章 外部需求視角下公司信息透明度影響因素分析
3.1 信息透明度的度量
3.1.1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質量維度
3.1.2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數(shù)量維度
3.1.3 信息透明度時間維度
3.2 數(shù)據(jù)來源與樣本選取
3.3 以公司特征視角分析外部需求
3.4 研究假設
3.5 研究方法設計
3.5.1 研究變量的設計
3.5.2 變量的顯著性分析
3.5.3 Logistic回歸結果分析
第4章 信號傳遞對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影響
4.1 信號傳遞的信源—公司財務狀況
4.2 研究方法設計
4.2.1 模型設計與變量定義
4.2.2 財務指標的初選
4.2.3 因子分析過程
4.3 結果分析
第5章 代理成本對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影響
5.1 公司治理有效降低代理沖突
5.2 研究假設
5.2.1 股權集中度與信息透明度
5.2.2 流通股數(shù)量與信息透明度
5.2.3 高管持股與信息透明度
5.2.4 董事會規(guī)模與信息透明度
5.2.5 經理層控制董事會模式與信息透明度
5.2.6 獨立董事數(shù)量和比例與信息透明度
5.2.7 監(jiān)事會結構對信息透明度的影響
5.3 研究方法設計
5.3.1 研究變量的設計
5.3.2 研究模型的設定
5.4 實證研究與結果分析
5.4.1 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及特征
5.4.2 數(shù)據(jù)的標準化處理
5.4.3 建立逐步多元回歸模型
第6章 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評價
6.1 方法選取
6.1.1 人工神經網絡的原理及結構
6.1.2 人工神經網絡對公司信息透明度評價的適用性
6.2 基于BP神經網絡的上市公司透明度評價模型的建立
6.2.1 輸入/輸出向量設計
6.2.2 確定人工神經網絡模型
6.2.3 確定訓練樣本集
6.2.4 網絡訓練
6.3 結果分析
6.3.1 訓練結果
6.3.2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評價模型的適用性驗證
第7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政策建議
7.2.1 將公司信息透明度評價納入上市公司考評體系
7.2.2 定期對外公布對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評價結果
7.2.3 健全公司治理結構
7.3 主要創(chuàng)新點
7.4 展望
附錄A 2009年信息透明度上市公司樣本
附錄B BP人工神經網絡部分程序代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