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綜合研究能源與環(huán)境(第2版)

能源與環(huán)境(第2版)

能源與環(huán)境(第2版)

定 價:¥36.00

作 者: 周乃君 主編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 環(huán)境科學 社會與環(huán)境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8707714 出版時間: 2013-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82 字數:  

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能源與動力類專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能源與環(huán)境(第2版)》以能源和環(huán)境的關系為主線,內容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主要介紹能源的分類、能源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能資源等傳統(tǒng)能源的資源量、生產和消費狀況,并介紹了核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質能、氫能和天然氣水合物等新能源的資源狀況和開發(fā)利用技術,進而重點討論能量轉換和儲存的基本原理、能量系統(tǒng)分析方法和工業(yè)過程節(jié)能的途徑與方法;后一部分則重點圍繞能源轉換和利用過程產生的環(huán)境污染治理問題展開討論,詳細介紹了燃燒污染防治技術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陡叩仍盒D茉磁c動力類專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能源與環(huán)境(第2版)》作者以鮮明的時代感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將廣泛的知識和技術原理融會貫通,內容上自成體系、難易結合、重點突出,不僅在知識層面而且在政策層面突出了能源和環(huán)境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書中匯集了大量統(tǒng)計數據和國家標準,具有較好的實用性,是一本知識性、實用性都較好的教材,相信能成為大學生們的“精神能源”,并對廣大能源和環(huán)境科技工作者極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能源與環(huán)境(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能源概論
1.1 能源的分類與評價
1.1.1 能源的定義
1.1.2 能源的分類
1.1.3 能源的評價
1.2 能源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關系
1.2.1 能源的更迭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1.2.2 能源與國民經濟的關系
1.2.3 能源與生活水平的關系
1.3 能源資源概況
1.3.1 能源的計量
1.3.2 能源資源
1.4 能源結構
1.4.1 能源的生產結構
1.4.2 能源的消費結構
1.5 能源利用技術經濟指標
1.5.1 能耗指標
1.5.2 能源利用效率
1.5.3 能量回收率
1.6 能源政策
1.6.1 扣國能源狀況分析
1.6.2 能源政策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常規(guī)能源
2.1 煤炭
2.1.1 煤的形成及特點
2.1.2 煤的成分、質量及其分類
2.1.3 煤炭資源及開采
2.1.4 煤炭生產與消費
2.1.5 扣國煤炭發(fā)展戰(zhàn)略
2.2 石油
2.2.1 石油的形成與特性
2.2.2 石油資源及其開采
2.2.3 石油生產與消費:
2.2.4 石油產品
2.3 天然氣
2.3.1 天然氣的形成及特性
2.3.2 天然氣資源
2.3.3 天然氣生產與消費
2.4 電能
2.4.1 電能的生產與消費
2.4.2 電力的生產方式
2.4.3 電力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新能源
3.1 核能
3.1.1 核裂變能生成原理與特點
3.1.2 核聚變能
3.1.3 核能的優(yōu)點及用途
3.1.4 核電
3.2 太陽能
3.2.1 能流密度
3.2.2 中國太陽能資源分布
3.2.3 太陽能的利用方式
3.2.4 太陽能利用的進展
3.3 地熱能、風能、海洋能、潮汐能
3.3.1 地熱能
3.3.2 風能
3.3.3 海洋能
3.4 生物質能、氫能和天然氣水合物
3.4.1 生物質能
3.4.2 氫能
3.4.3 天然氣水合物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能量轉換與儲存
4.1 能量的形式與性質
4.2 能量轉換方式與效率
4.3 化學能一熱一功轉換
4.3.1 基本熱力循環(huán)
4.3.2 化學能一熱能轉換設備
4.3.3 熱機
4.3.4 發(fā)電機
4.3.5 熱力系統(tǒng)
4.4 核能發(fā)電
4.4.1 核電站分類
4.4.2 壓水堆核電站
4.4.3 其他堆型核電站
4.5 制冷
4.5.1 蒸汽壓縮式制冷
4.5.2 吸收式制冷
4.6 太陽能的轉換與利用
4.6.1 太陽能的特點及其利用方式
4.6.2 太陽能光一熱轉換
4.6.3 太陽能制冷與空調系統(tǒng)
4.6.4 太陽能電池
4.6.5 太陽能制氫
4.7 燃料電池
4.7.1 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
4.7.2 燃料電池的效率
4.7.3 燃料電池分類及特性
4.7.4 燃料電池的特點
4.8 能量儲存
4.8.1 機械能的儲存
4.8.2 電能的儲存
4.8.3 熱能的儲存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能量系統(tǒng)分析
5.1 能量平衡與熱效率
5.2 熱平衡測定與熱平衡分析
5.2.1 熱平衡測算
5.2.2 熱平衡測算實例
5.3 熱力學第二定律與熵、能級、炯
5.4 炯的計算
5.4.1 熱量炯
5.4.2 開口體系炯(焓炯)
5.4.3 壓力炯
5.4.4 氣體混合物的炯(擴散炯)
5.4.5 化學炯
5.5 炯損失
5.5.1 絕熱節(jié)流過程炯損失
5.5.2 絕熱燃燒過程炯損失
5.5.3 傳熱過程炯損失
5.5.4 散熱:姍損失
5.5.5 燃燒產物炯損失
5.6 炯效率
5.6.1 炯效率的定義
5.6.2 各種熱工設備的炯效率
5.7 炯平衡分析
5.7.1 炯平衡分析實例
5.7.2 炯分析的意義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工業(yè)過程節(jié)能
6.1 燃燒過程節(jié)能
6.1.1 燃料與燃燒方法、燃燒裝置的優(yōu)化選擇
6.1.2 富氧、低空氣比和最佳爐膛壓力燃燒
6.1.3 助燃空氣的預熱
6.1.4 乳化燃燒與磁化燃燒
6.1.5 水煤漿燃燒技術
6.1.6 高風溫低氧彌散燃燒技術
6.2 工業(yè)余熱利用的基本原理
6.2.1 工業(yè)余熱資源概況
6.2.2 余熱利用的基本原理
6.2.3 余熱利用的一般方法
6.3 工業(yè)余熱回收系統(tǒng)
6.3.1 工業(yè)爐煙氣余熱回收系統(tǒng)
6.3.2 冷卻介質余熱回收系統(tǒng)
6.3.3 中低溫余熱動力回收系統(tǒng)
6.3.4 熱泵系統(tǒng)
6.3.5 余熱制冷系統(tǒng)
6.4 熱回收用換熱設備簡介
6.4.1 余熱回收換熱設備分類
6.4.2 換熱器設計的制約因素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環(huán)境概論
7.1 生態(tài)與環(huán)境
7.1.1 生態(tài)圈與生態(tài)系統(tǒng)
7.1.2 自然環(huán)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
7.2 環(huán)境污染
7.2.1 環(huán)境污染及其分類
7.2.2 幾個重大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7.2.3 能源開發(fā)利用與環(huán)境污染的關系
7.2.4 環(huán)境污染的綜合防治
7.3 環(huán)境標準
7.3.1 防止公害的環(huán)境標準
7.3.2 我國幾個重要的大氣污染排放標準
7.3.3 防止公害的法律措施
7.3.4 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評價
7.4 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7.4.1 環(huán)境保護
7.4.2 我國環(huán)境保護的基本思路
7.4.3 可持續(xù)發(fā)展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燃燒污染防治
8.1 硫氧化物的生成及治理
8.1.1 硫氧化物的生成機制
8.1.2 燃燒過程脫硫
8.1.3 排煙脫硫
8.2 氮氧化物的生成及治理
8.2.1 氮氧化物的危害與生成機理
8.2.2 氮氧化物的燃燒抑制
8.2.3 排煙脫氮
8.3 煙塵的生成與控制
8.3.1 浮游粒子及其危害
8.3.2 煙塵的生成機理
8.3.3 煙塵的燃燒抑制
8.4 除塵方法與設備
8.4.1 除塵的基本原理
8.4.2 除塵設備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大氣污染控制
9.1 大氣污染物的產生
9.1.1 大氣污染物
9.1.2 影響大氣污染物生成的因素
9.1.3 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9.2 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9.2.1 降低燃料、原料消耗
9.2.2 采用清潔燃料或原料
9.2.3 發(fā)展無害技術或工藝
9.2.4 高煙囪排放
9.3 臭氧層的耗損及其控制
9.3.1 臭氧層的耗損
9.3.2 臭氧層耗減的危害
9.3.3 臭氧生成與分解機理
9.3.4 臭氧層的修復
9.4 溫室效應及溫室氣體
9.4.1 溫室效應與全球氣候變暖
9.4.2 溫室氣體
9.5 溫室氣體的排放與控制
9.5.1 二氧化碳的排放與控制
9.5.2 氟氯烴的排放與控制
9.5.3 氧化亞氮的排放控制
9.6 氣溶膠及其排放控制
9.6.1 氣溶膠的分類及特性
9.6.2 氣溶膠的來源與排放
9.6.3 氣溶膠的危害
9.6.4 氣溶膠對氣候的影響
9.6.5 氣溶膠的控制
思考與練習
附錄
附表1 各種能源折標準煤參考系數
附表2 各種元素的化學炯
附表3 主要無機物質的化學炯
附表4 主要有機物質的化學炯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