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文化觀與時代性
參與、逃避和超越
當代中國作家首先應該是社會主義改革者
消遣的方式
我的態(tài)度
——在新浪博客上談國民素質、民主制度及其他
透視中國人的英雄觀
中國土著的廉政觀
雨天話語
——與余秋雨易中天的對話
文學的殿堂在股票市場的樓上
土地渴望生命和智慧
——為三北防護林建設局所編的報告文學集而寫的序言
加強地方人大、政協在地方政治生活的作用
建設文化大國
參政議政應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個代表”拓展了中國的未來
——與日本《產經新聞》記者的談話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
關于籌建“文革”博物館的提案
文心,情與愛的世界
亦師亦友說謝晉
永遠的巴金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天涯若比鄰
——北歐的同行
故鄉(xiāng)行
野鳥原音
——兩岸十日百年
我失去了我的報曉雞
大話狗兒
發(fā)瘋的鋼琴
老照片
隨風而去
悼“外公”
父子篇
生存,文與商的合璧
文化型商人宣言
談“下?!?br />
文人下海
寧夏有個鎮(zhèn)北堡
出賣“荒涼”
給中國西部“把脈”
拖欠民工(員工)工資應受法律懲罰
非“非典”的感悟
——《鳳凰于飛》前言
歷史,文學與智慧的啟迪
關于時代與文學的思考
——致維熙
我的傾訴
變形語言的審美享受
有感無序
對生命的貪婪
滿紙荒唐言
睡前絮語
心安即福地
排泄與喧囂
追求智慧
東方、西方
“文化大革命”與北歐
一切從人的解放開始
——謹以此文紀念改革開
放三十年
今日再說《大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