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隨著超高層建筑、地鐵的飛速發(fā)展以及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建設、利用,基坑工程越來越多,其規(guī)模和深度不斷加大,基坑工程成了城市化進程建設中主要的巖土工程課題之一;基坑支護形式也在隨著材料、基坑的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新的多種多樣的復合、聯合支護形式應用于基坑支護,而其設計、施工和運營遇到的問題也不少,其時變力學、施工力學行為成為巖土、基坑工程科技工作者的一個難題。作者借助于數值分析,針對基坑工程中常見的樁錨土釘復合支護體系,對基坑施工過程中隨時間和工況變化的復合支護結構的施工力學行為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通過研究提出了鄭州黃土的剪切流變特征模型參數、基于時變力學分析的樁錨土釘復合支護結構力學方程、時變土壓力分配演變規(guī)律及其優(yōu)化設計計算理論?;诃h(huán)境保護即保證周圍建筑物、構筑物、地下管線、地下水等的安全,考慮施工時變過程的復合支護結構優(yōu)化設計,實現工程項目安全順利實施,達到經濟安全、環(huán)境保護、人居適宜的目標,這是基坑設計理論、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本書結合工程實例分析了復合支護結構施工過程力學響應和協同工作機制,并提出了相應的設計計算理論,為復合支護結構的設計、施工和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本書所述內容是歷時多年聯合攻關和集成創(chuàng)新的結果,先后依托一系列科研項目和具體基坑工程項目,并將研究成果在各實體工程中得到成功推廣和應用。本書是在完成下面科研項目成果的基礎上,為解決具體工程實際問題寫成的。?(1) 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樁錨支護結構施工力學及變形控制理論研究(0211063200)(豫科鑒字〔2004〕第092號)。該項目獲2005年度河南省建設科技進步一等獎。?(2) 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樁錨與土釘聯合支護結構協同工作機理及其優(yōu)化設計理論(0611010300)(豫科鑒字〔2008〕第335號)。?(3) 校企橫向聯合項目:樁錨土釘復合支護結構施工時變力學及工程應用研究(豫科鑒字〔2011〕第52號)。?本書由李峰、郭院成、馬發(fā)現、郭國旗共同撰寫。郭院成所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王立明、宋偉康、劉建偉等參加了本書的部分研究工作。?本書得到了鄭州大學和有關合作單位的悉心指導與大力支持,得到華中科技大學的羅曉輝教授,鄭州大學的王東煒教授、劉忠玉教授、宋建學教授、鄭娟榮博士以及周同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熱情指導,在此一并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指正。??作 者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