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煤的利用與污染物排放
1.1.1 煤利用及其主要污染物
1.1.2 NOx生成一般機理
1.1.3 N2O生成機理
1.2 煤中氮元素的熱變遷路徑
1.2.1 煤氮熱變遷路徑一般描述
1.2.2 揮發(fā)分氮的熱變遷路徑
1.2.3 焦炭氮的熱變遷路徑
1.3 燃料型氮氧化物的生成與破壞
1.3.1 燃料型NOx的生成與破壞
1.3.2 N2O的生成與破壞
1.3.3 氮氧化物的前驅物生成特性
1.3.4 煤氮的綠色回歸
第2章 煤中氮元素賦存形態(tài)及其轉化
2.1 煤的化學形態(tài)
2.1.1 煤分子結構及其確定方法
2.1.2 煤中主要官能團
2.1.3 煤化學結構模型
2.2 煤中氮含量與賦存形態(tài)
2.2.1 煤中氮含量及其影響因素
2.2.2 煤中含氮官能團及其確定
2.3 煤氮賦存形態(tài)的轉化
2.3.1 煤氮賦存形態(tài)轉化的主要路徑
2.3.2 不同溫度煤焦中含氮官能團分布
2.3.3 含氮官能團的相互轉化
2.3.3.1 含氮官能團的轉化機理
2.3.3.2 氧在含氮官能團轉化中的作用
2.3.3.3 含氮官能團轉化模型
2.3.4 含氮官能團與NOx及其前驅物的關系
第3章 煤熱解時燃料氮的變遷與釋放
3.1 煤的熱解
3.1.1 煤的熱解過程
3.1.2 煤的熱解機理
3.2 程序升溫熱解中燃料氮的變遷
3.2.1 程序升溫熱解實驗及其裝置
3.2.1.1 程序升溫熱解在研究燃料氮變遷中的作用
3.2.1.2 程序升溫熱解實驗裝置
3.2.1.3 實驗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方法
3.2.2 燃料氮在揮發(fā)分及其煤焦中分配的比例
3.2.2.1 煤階的影響
3.2.2.2 溫度的影響
3.2.2.3 礦物質的影響
3.2.2.4 添加劑的作用
3.2.3 含氮氣相產物的生成機理
3.2.3.1 焦油的形成與分解
3.2.3.2 HCN和NH3的形成
3.2.3.3 N2的形成
3.2.3.4 礦物質及添加劑的影響
3.2.4 程序升溫熱解焦炭氮的變遷
3.2.4.1 焦炭氮的變化規(guī)律
3.2.4.2 焦炭氮的賦存形態(tài)及其轉化
3.3 快速熱解中燃料氮的變遷
3.3.1 快速熱解實驗及其裝置
3.3.1.1 快速熱解實驗的目的與意義
3.3.1.2 快速熱解實驗裝置
……
第4章 煤燃燒時燃料氮的變遷與氮氧化物生成
第5章 煤氣化時燃料氮的變遷與氮氧化物生成
第6章 煤模型化合物的熱解和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