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與程序設計程序設計綜合PowerMILL 10.0數控編程基本功特訓

PowerMILL 10.0數控編程基本功特訓

PowerMILL 10.0數控編程基本功特訓

定 價:¥59.00

作 者: 韓思明 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計算機/網絡 行業(yè)軟件及應用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206108 出版時間: 2013-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17 字數:  

內容簡介

  《PowerMILL 10.0數控編程基本功特訓》以實例為主,是國內一線工程師的傾情力作。作者根據多年的編程及模具設計經驗,以工廠所需、一切切合實際的原則出發(fā),通過軟件的基本操作,詳細地闡述編程過程及加工注意事項。另外,書中還包含大量的操作技巧、編程工程師的經驗點評、加工工藝知識,實用性非常強,讀者可以輕松掌握PowerMILL 10.0編程的方法和技巧?!禤owerMILL 10.0數控編程基本功特訓》共16章,內容精練簡要,主要包括數控編程工藝知識特訓、PowerMILL 10.0編程基本操作、PowerMILL 10.0編程公共參數介紹、模具加工常用的刀具路徑策略、模具A板的編程、裝飾蓋型腔板的編程、燈罩后模的編程、把手蓋后模的編程、耳塞塑料外殼后模的編程、塑料管套前模的編程、小型電子鎖箱前模的編程、電熱水壺按鈕前模的編程、模具滑塊(行位)編程、典型電極(銅公)編程、如何看刀路和判別刀路的好壞,以及PowerMILL 10.0輸出NC后處理。另外,在本書配套光盤中提供所有操作的源文件、結果文件和對應的視頻文件。

作者簡介

  韓思明,2005年6月至2007年9月廣州聯盛模具廠從事設計員與工藝員;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西安恒興科技應用CAD/CAM軟件進行鐵路產品設計、數控編程和NX培訓教師;2009年3月至現在廣州海鷗衛(wèi)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高端閥門設計,主任工程師。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PowerMILL 10.0編程入門與工藝介紹 第1章 數控編程工藝知識特訓
1.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1.2 PowerMILL 10.0編程特點的介紹
1.2.1 PowerMILL 10.0初加工的特點
1.2.2 PowerMILL 10.0精加工的特點
1.2.3 切削仿真與碰撞檢查
1.3 數控編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技能素養(yǎng)
1.3.1 數控機床的介紹
1.3.2 數控加工輔助工具及所需技能
1.3.3 數控刀具的介紹與選擇
1.3.4 模具結構的認識
1.4 數控加工中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4.1 撞刀
1.4.2 彈刀
1.4.3 過切
1.4.4 欠加工
1.4.5 多余的加工
1.4.6 空刀過多
1.4.7 殘料(加工余量)的計算和測量
1.5 模具編程的基本流程
1.6 CNC工程師的職責
1.7 工程師經驗點評
1.8 練習題
第2章 PowerMILL 10.0編程基本操作
2.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2.2 PowerMILL 10.0編程界面的介紹
2.3 鼠標與鍵盤的使用
2.4 工具欄的調入
2.5 自定義顏色
2.6 輸入模型和輸出模型
2.7 打開項目及保存項目
2.8 工程師經驗點評
2.9 練習題
第3章 PowerMILL 10.0編程公共參數的介紹
3.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3.2 創(chuàng)建加工用戶坐標系
3.2.1 用戶坐標系在點
3.2.2 多用戶坐標系
3.2.3 通過3點產生用戶坐標系
3.2.4 用戶坐標系在選項頂部
3.2.5 用戶坐標系在選項中央
3.2.6 用戶坐標系在選項底部
3.2.7 編輯用戶坐標系
3.3 創(chuàng)建毛坯
3.3.1 方框創(chuàng)建毛坯
3.3.2 圓柱體創(chuàng)建毛坯
3.3.3 已選曲面創(chuàng)建毛坯
3.4 創(chuàng)建刀具
3.5 創(chuàng)建加工邊界
3.5.1 以毛坯的形式創(chuàng)建邊界
3.5.2 以殘留的形式創(chuàng)建邊界
3.5.3 已選曲面的形式創(chuàng)建邊界
3.5.4 以淺灘的形式創(chuàng)建邊界
3.5.5 以布爾操作的形式創(chuàng)建邊界
3.5.6 以用戶定義的形式創(chuàng)建邊界
3.6 創(chuàng)建參考線
3.7 設置切入、切出和連接
3.8 設置快進高度
3.9 設置進給和轉速
3.10 特征設置
3.11 編輯模型
3.12 創(chuàng)建PowerMILL 10.0編程模板
3.12.1 創(chuàng)建模板
3.12.2 輸入模板
3.13 工程師經驗點評
3.14 練習題
第4章 模具加工常用的刀具路徑策略
4.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4.2 二維曲線區(qū)域清除的介紹
4.2.1 新功能注釋
4.2.2 編程操作演示
4.3 平倒角銑削的介紹
4.3.1 新功能注釋
4.3.2 編程操作演示
4.4 面銑削的介紹
4.4.1 新功能注釋
4.4.2 編程操作演示
4.5 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的介紹
4.5.1 新功能注釋
4.5.2 編程操作演示
4.6 平行區(qū)域清除模型
4.6.1 新功能注釋
4.6.2 編程操作演示
4.7 等高精加工的介紹
4.7.1 新功能注釋
4.7.2 編程操作演示
4.8 最佳等高精加工的介紹
4.8.1 新功能注釋
4.8.2 編程操作演示
4.9 平行精加工的介紹
4.9.1 新功能注釋
4.9.2 編程操作演示
4.10 三維偏置精加工的介紹
4.10.1 新功能注釋
4.10.2 編程操作演示
4.11 偏置平坦面精加工的介紹
4.11.1 新功能注釋
4.11.2 編程操作演示
4.12 曲面精加工的介紹
4.12.1 新功能注釋
4.12.2 編程操作演示
4.13 參考線精加工的介紹
4.13.1 新功能注釋
4.13.2 編程操作演示
4.14 鉆孔加工的介紹
4.14.1 新功能注釋
4.14.2 編程操作演示
4.15 知識點拓展——特殊參考線的創(chuàng)建
4.16 工程師經驗點評
4.17 練習題 108 第2部分 PowerMILL 10.0編程高手實戰(zhàn) 第5章 模具A板的編程
5.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5.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5.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5.4 制定加工程序單
5.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5.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5.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5.6.2 頂平面加工——平行區(qū)域清除模型
5.6.3 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5.6.4 側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5.6.5 底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5.6.6 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5.6.7 實體模擬
5.7 知識點拓展——從多個模型中導出需編程的模型
5.8 工程師經驗點評
5.9 練習題
第6章 裝飾蓋型腔板的編程
6.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6.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6.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6.4 制定加工程序單
6.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6.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6.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6.6.2 頂部側面加工——等高精加工
6.6.3 外圓角加工——等高精加工
6.6.4 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6.6.5 內腔側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6.6.6 底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6.6.7 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6.6.8 小孔開粗一——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6.6.9 小孔開粗二——鏡像刀具路徑
6.6.10 小孔側面精加工一——等高精加工
6.6.11 小孔側面精加工二——鏡像刀具路徑
6.6.12 實體模擬
6.7 知識點拓展——測量工具的使用
6.8 工程師經驗點評
6.9 練習題
第7章 燈罩后模的編程
7.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7.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7.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7.4 制定加工程序單
7.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7.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7.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7.6.2 開粗加工——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7.6.3 二次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7.6.4 側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7.6.5 底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7.6.6 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7.6.7 頂部平緩面精加工——三維偏置精加工
7.6.8 實體模擬
7.7 工程師經驗點評
7.8 練習題 第8章 把手蓋后模的編程
8.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8.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8.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8.4 制定加工程序單
8.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8.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8.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8.6.2 開粗加工——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8.6.3 二次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8.6.4 外圓角加工——等高精加工
8.6.5 陡峭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8.6.6 底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8.6.7 內孔開粗加工——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8.6.8 內孔側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8.6.9 內孔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8.6.10 頂部平緩面精加工——平行精加工
8.6.11 陡峭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8.6.12 創(chuàng)建流道參考線——筆式清角精加工
8.6.13 流道加工一——參考線精加工
8.6.14 流道加工二——變換刀具路徑
8.6.15 實體模擬
8.7 工程師經驗點評
8.8 練習題 第9章 耳塞塑料外殼后模的編程
9.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9.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9.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9.4 制定加工程序單
9.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9.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9.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9.6.2 開粗加工——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9.6.3 外圓角加工——等高精加工
9.6.4 外圓角底部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9.6.5 二次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9.6.6 內孔開粗加工——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9.6.7 內孔平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9.6.8 內孔直壁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9.6.9 小柱頂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9.6.10 大陡峭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9.6.11 大平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9.6.12 大陡峭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9.6.13 底部平緩面精加工——三維偏置精加工
9.6.14 創(chuàng)建流道參考線
9.6.15 流道加工一——參考線精加工
9.6.16 流道加工二——參考線精加工
9.6.17 流道加工三——參考線精加工
9.6.18 流道加工四——變換刀具路徑
9.6.19 實體模擬
9.7 工程師經驗點評
9.8 練習題
第10章 塑料管套前模的編程
10.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10.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10.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0.4 制定加工程序單
10.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10.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10.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10.6.2 外圓角加工——等高精加工
10.6.3 外圓角底部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0.6.4 開粗加工——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0.6.5 二次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0.6.6 創(chuàng)建流道參考線
10.6.7 流道加工一——參考線精加工
10.6.8 流道加工二——參考線精加工
10.6.9 流道加工三——參考線精加工
10.6.10 流道加工四——參考線精加工
10.6.11 冷料井開粗加工——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0.6.12 腔體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0.6.13 腔體底部平緩面半精加工——平行精加工
10.6.14 腔體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0.6.15 腔體底部平緩面精加工——平行精加工
10.6.16 實體模擬
10.7 工程師經驗點評
10.8 練習題
第11章 小型電子鎖箱前模的編程
11.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11.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11.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1.4 制定加工程序單
11.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11.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11.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11.6.2 開粗加工一——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1.6.3 開粗加工二——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1.6.4 狹窄處的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1.6.5 腔體頂部側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6 腔體底部圓角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7 頂部平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11.6.8 頂部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9 腔體底部圓角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10 小陡峭面的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11 頂部平緩面精加工——平行精加工
11.6.12 腔體底平面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11.6.13 腔體大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14 底部大圓角精加工——三維偏置精加工
11.6.15 狹窄區(qū)域陡峭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16 狹窄處清角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17 狹窄處平面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11.6.18 狹窄區(qū)域陡峭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1.6.19 實體模擬
11.7 工程師經驗點評
11.8 練習題
第12章 電熱水壺按鈕前模的編程
12.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12.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12.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2.4 制定加工程序單
12.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12.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12.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12.6.2 編輯圓角曲面
12.6.3 外圓角加工——等高精加工
12.6.4 外圓角底部加工——等高精加工
12.6.5 開粗加工——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2.6.6 二次開粗一——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2.6.7 腔體內側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2.6.8 頂部側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2.6.9 頂部平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12.6.10 頂部外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2.6.11 腔體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2.6.12 二次開粗二——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2.6.13 狹窄區(qū)域平緩面半精加工——平行精加工
12.6.14 狹窄區(qū)域陡峭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2.6.15 狹窄區(qū)域平緩面精加工——平行精加工
12.6.16 創(chuàng)建流道參考線——筆式清角精加工
12.6.17 流道加工——參考線精加工
12.6.18 頂部小凹槽的加工——等高精加工
12.6.19 實體模擬
12.7 工程師經驗點評
12.8 練習題
第13章 模具滑塊(行位)的編程
13.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13.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13.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3.4 制定加工程序單
13.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13.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13.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第一次裝夾)
13.6.2 成型區(qū)域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3.6.3 成型側面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3.6.4 平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13.6.5 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3.6.6 圓角曲面精加工——三維偏置精加工
13.6.7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第二次裝夾)
13.6.8 頂平面加工——平行區(qū)域清除模型
13.6.9 非成型區(qū)域開粗——等高精加工
13.6.10 平面精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13.6.11 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3.6.12 實體模擬
13.7 工程師經驗點評
13.8 練習題
第14章 典型電極(銅公)的編程
14.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14.2 編程前的工藝分析
14.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4.4 制定加工程序單
14.5 編程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14.6 編程詳細操作步驟
14.6.1 編程公共參數設置
14.6.2 成型區(qū)域開粗——偏置區(qū)域清除模型
14.6.3 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4.6.4 頂平面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14.6.5 基準板頂面加工——偏置平坦面精加工
14.6.6 平緩曲面精加工——平行精加工
14.6.7 基準板側面精加工——等高精加工
14.6.8 實體模擬
14.7 電極(銅公)編程的工藝知識
14.8 工程師經驗點評
14.9 練習題
第15章 如何看刀路和判別刀路的好壞
15.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15.2 判別進刀、退刀和橫越(快進)
15.3 判別提刀的多少
15.4 根據刀軌判別是否過切
15.5 根據刀軌確定哪些部位加工不到
第16章 PowerMILL 10.0輸出NC后處理
16.1 學習目標與課時安排
16.2 NC后處理的含義及作用
16.3 生成NC后處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