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中國佛學院第一副院長學誠
序二 許溶烈
序三 張欽楠
序四 焦艦
前言
第一章 追尋中國建筑之魂
一、建筑設計中有我和無我
二、調心先到龍泉寺
三、精神和自然的合一是大圓滿
四、中國傳統(tǒng)建筑生成的本源場空間
五、場空間的太極
六、場空間中太極生成的是力
七、傳統(tǒng)園林中布局核心是體現(xiàn)宇宙和諧的太極
八、中國民居建筑追求的是安寧
九、傳統(tǒng)建筑中的秩序
十、中國建筑之魂
第二章 鳳凰嶺下的龍泉寺
一、了解佛教
二、體驗佛教
三、古寺里的三套院
四、見行堂和第四套院
五、龍泉寺的設計中不能有“我"
六、由東配樓出現(xiàn)的第五套院
七、第六套院香積廣場
八、將要恢復的西跨院
九、龍泉寺的第十套院
十、龍泉寺大地心農場
十一、龍泉寺新區(qū)
第三章 中國建筑之魂對現(xiàn)代設計的實際意義
一、從追尋中國建筑之魂中我們得到了什么?
二、建筑融入自然場空間的實例——將建筑輕輕擺在青山綠水問
三、景觀建筑與場空間同時建立的實例——黎苗族旅游景點的設計
四、單體建筑設計中尋找自然和文化特征——海航賓館
五、從大自然場空間引入建筑場空間的實例——大眾媒體產業(yè)基地
結尾 從平常心是道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