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曾(1876~1923),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孫,陳三立(陳散原)長子,陳寅恪之兄。曾留學日本,攻讀博物學。歸國后從事美術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歷任北京各大學教授。善詩文、書法,尤長于繪畫、篆刻。其山水畫注重師法造化,從自然景觀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寫意花鳥畫畫風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畫以意筆勾描,注重神韻,帶有速寫和漫畫的紀實性;風俗畫多描繪底層人物。著有《中國繪畫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染蒼室印存》等。鄭午昌(1894~1952),名昶,號弱龕、絲鬢散人,以字行。齋名鹿胎仙館。浙江嵊縣人。曾任中華書局美術部主任。杭州藝術??茖W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及新華藝術??茖W校教授。1929年與謝公展、王偉等組織蜜峰書社。出版《蜜峰畫報》。1932年與同仁創(chuàng)立中國畫會。擅山水、花卉,尤長畫柳樹、白菜。亦善詩詞、書法。精畫學理論。作品屢次赴英、德、日、美等國展出并獲獎。作品有《宿雨初牧》、《柳溪圖》等。《溪山釣魚》等藏上海美術館。出版有《山水畫集》多種。著《中國美術史》、《中國壁畫史》、《石濤畫語錄釋義》、《中國畫學全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