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認為如何才能救西方憲政制度之窮,需要開掘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借鑒傳統(tǒng)政治制度。為此,孫中山結合中西文化的精粹,獨創(chuàng)性地設計了一部“中西合璧”的“五權憲法”。然而問題在于,孫中山忽略了不同類型的文化之間相互沖突的一面。《舶來的憲政文化:以“五權憲法”為例》講述中西方兩種異質文化原本各自有著不同的存在領域,然而自甲午戰(zhàn)爭后為救亡圖存,中國人被迫學習西方憲法,西方憲政文化開始漸漸舶來中國,中西方文化從此在中國憲法領域內發(fā)生了尖銳的沖突,結果是西方憲法分權的權力結構,被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構成一元化的集權結構。譬如,孫中山就在其“五權憲法”之中設計了一個以行政集權為重要特征的“萬能政府”。如今從文化的視角反思近現(xiàn)代立憲史,深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