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文叢:隋唐皇朝東征高麗研究》以隋唐皇朝東征高麗的相關問題為研究對象,從高麗的起源開始,討論了高麗與漢唐時期的中原各個皇朝的政治聯系,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定位問題。高麗民族的發(fā)展過程,實際上就是與中原歷代皇朝的關系發(fā)展史?!吨袊鴮W者文叢:隋唐皇朝東征高麗研究》以此為線索,討論高麗名稱的由來和高麗的建國問題,與各個皇朝的政治、軍事沖突,以及高麗各個時期的疆域的向外擴展與變化。隋唐皇朝東征高麗的原因,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中國學者文叢:隋唐皇朝東征高麗研究》從三個方面對其作了簡要探討。隋朝和唐朝東征的軍事活動,是《中國學者文叢:隋唐皇朝東征高麗研究》討論的重點,其中涉及到隋唐皇朝的征兵和軍隊建制等制度性問題、隋唐兩朝的糧草籌集與運輸方式的異同,以及隋煬帝親征高麗、唐太宗親征高麗、唐軍攻克百濟、收復平壤等重要歷史事件。高麗進據遼東和朝鮮半島的各個地區(qū)以后,為了達到長期占有這些地區(qū)的目的,在進出這些地區(qū)的交通要道上,修筑了大量的山城、關隘等軍用設施,以鎮(zhèn)壓當地土著居民的反抗。實際上,高麗修筑的這些設施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中原皇朝的。高麗修筑在各個區(qū)域的山城、關隘大體上構成了一套阻止中原軍隊東進的防御體系。由于史籍對于高麗的山城、關隘等問題的記載甚少,所以,探討這方面問題時依靠了現有的考古資料。本文試圖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并形成了自己的一點兒看法。隋唐東征高麗戰(zhàn)爭歷時兩朝近七十年,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運用方面,前后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其中有幾個比較明顯的階段性特征。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顯示,正史中對于有些問題的記載存在失誤,本文對其中的個別問題有所考證。對于隋煬帝三征高麗和唐太宗親征高麗問題,本書進行了比較性的探討。從歷史地理學角度討論隋唐皇朝歷次征兵區(qū)域、糧草調配、行軍路線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