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試讀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
小說
都市小說
中國人信札
中國人信札
定 價:
¥58.00
作 者:
(美)阿爾讓 著,(法)陸婉芬,(法)賈樂維 編,邵立群,王馨頤 譯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 小說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45.30)
當當網(wǎng) (¥45.80)
ISBN:
9787511716903
出版時間:
2013-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人信札》出自一位與伏爾泰齊名的18世紀法國作家,德皇腓特烈大帝的哲學家朋友——布瓦耶·德·阿爾讓。從17世紀開始,基督教傳教士相繼來到中國,西方主流文化與中國歷史傳統(tǒng)開始了融匯與碰撞的雙重變奏,同時,傳教士將中國的儒學思想與風俗信仰帶到歐洲。在此背景下,作者筆下的幾位中國文人,由于不同的際遇在全球游歷,他們在旅行期間的書信往來,構成了這部作品的內容。而書信體小說是18世紀歐洲哲學家所慣用的文學手法。作品的中國人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人形象的結合,他們不僅有深厚的國學根基,同時也掌握了西方的古典語言和現(xiàn)代科學。透過人物的書信交流以及他們類似人類學家的精神探險,作者對各地的風俗、信仰、精神文明、人民性格和政體都作了系統(tǒng)的分析。這些信件還涵蓋了對孔子儒學思想的解讀、對人類思想與物質起源的思考、對文明與政體盛極必衰的感嘆。作者在張揚中國政治思想的同時,也深刻地指出中國人性格和風俗中,同人類其他群體共通的弊病。
作者簡介
布瓦耶·德·阿爾讓(Boyer d’Argens,1704—1771),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1704年生于法國南方??怂埂樟_旺斯省。他出生于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傳統(tǒng)貴族家庭,十五歲時不顧父親反對,毅然從軍,直至從馬上跌落受傷后,被迫放棄軍旅生涯。他在青年時期就具有思辨精神,發(fā)表了許多批評宗教的文章。三十歲以后,他隱居荷蘭,開始了自由寫作的生涯。他效仿孟德斯鳩的《波斯人信札》(Lettrespersanes)和伏爾泰的《英國人信札》(Lettres anglaises),出版了一系列的書信體哲學小說《哲學信札》(LaCorrespondance philosophique),包括三個部分:轟動全歐洲的《猶太人信札》(Lettresjuives)、反天主教傳統(tǒng)的《神靈信札》(Lettrescabalistiques)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的《中國人信札》(Lettreschinoises)。借助中國的例子,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闡述了一整套積極、有建設性的政治與道德理念,成為歐洲著名的作家。其盛名與思辨精神,受到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肯定,他被召入宮廷,任命為柏林學院的文學院院長。18世紀上半葉,在歐洲各主要城市的書店和郵局都可以看到《中國人信札》的身影。
圖書目錄
導 讀
信集概覽
出版聲明
出版聲明
出版聲明
緒 言
獻給孔子的在天之靈
第一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巴黎風貌
第五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圖索發(fā)現(xiàn)中國在科學發(fā)展方面的落后和傳教士對于歐洲描述的不切實際。介紹了中國和歐洲的實際情況
第八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中國人信仰的三種宗教
第九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中國宗教和歷史紀年的產(chǎn)生以及老子的傳奇人生(宗教歷史方面)
第十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中國道教
第十一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漢朝時的印度佛教。在這封信里,德?阿爾讓對比了中國佛教和法國的莫利納派
第十二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北京,主題:圣依納爵?羅耀拉的諷刺畫像
第十三封信 莊致陳淵哲
寫自伊斯法罕,主題:伊斯法罕概述
第十四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新儒教及其玄學
第十六封信 陳淵哲致圖索
寫自北京,主題:對于新儒教中玄學的批判
第十九封信 哲求致圖索
寫自長崎,主題:日本與中國、葡萄牙以及荷蘭的外交關系
第二十封信 哲求致圖索
寫自長崎,主題:日本傳教會的歷史
第二十二封信 莊致陳淵哲
寫自伊斯法罕,主題:法國和波斯的妓女(風俗方面)
第三十一封信 莊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圖索為中國的歷史記載辯護。歐洲人認為中國的歷史記載建立在傳說的基礎之上,圖索認為歐洲的歷史記載同樣建立在傳說的基礎之上
第四十一封信 莊致陳淵哲
寫自伊斯法罕,主題:對世界和物質的永恒的思考,以及這些思考和“天意”的比較
第四十七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中國量才錄用的制度
第六十封信 莊致陳淵哲
寫自伊斯法罕,主題:波斯法律中設置的酷刑
第六十二封信 陳淵哲致莊
寫自北京,主題:波斯人的酷刑起源于猶太人,中國的刑罰不那么野蠻(風俗方面)
第六十三封信 哲求致圖索
寫自長崎,主題:日本的三種宗教。在這封信里,德?阿爾讓把羅馬宗教比作達里語,嘲諷了天主教會。這種諷刺反映了新教的影響
第七十封信 哲求致圖索
寫自長崎,主題:日本宗教,靈魂不朽和哲學
第七十一封信 哲求致圖索
寫自長崎,主題:儒教在日本,德?阿爾讓結合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談儒家思想中的“德”
第七十六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巴黎,主題:日本歷史,歐洲的基督教傳教士受到日本人蔑視,中國和日本的關系,國際關系
第九十一封信 (1756年版)圖索致陳淵哲
主題:對尤利安大帝的看法。這是《中國人信札》中首次提到尤利安大帝
第九十二封信 (1756年版)圖索致陳淵哲
主題:續(xù)寫對尤利安大帝的看法
第一百一十六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德累斯頓,主題:開封的猶太人(歷史和宗教方面)
第一百一十七封信 刁致陳淵哲
主題:在這封信和下一封信中,德?阿爾讓介紹了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他依據(jù)的是伏爾泰寫的查理十二世的傳記,強調了連年戰(zhàn)爭導致的災難,指出了一個國家繁榮強盛的由來和查理十二世的殘暴
第一百二十一封信 刁致陳淵哲
寫自柏林,主題:腓特烈二世加冕,君王的善與惡(政治和道德方面)
第一百二十二封信 刁致陳淵哲
寫自哥本哈根,主題:丹麥歷史(政治和歷史方面)
第一百二十七封信 刁致陳淵哲
寫自哥本哈根,主題:丹麥人的政治和城市生活(政治方面和所謂“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
第一百二十八封信 圖索致陳淵哲
寫自德累斯頓,主題:猶太教的逾越節(jié)(宗教、社會和歷史方面)
第一百四十一封信 伊涂禮致陳淵哲
寫自羅馬,主題:對都城南京和北京的看法以及城市的發(fā)展和演變
第一百四十四封信 陳淵哲致伊涂禮
寫自北京,主題:回應對于中國禮儀形式的爭論(神學和道德方面)
第一百四十六封信 陳淵哲致伊涂禮
寫自北京,主題:開封的猶太人,中國與早期基督教
第一百四十七封信 陳淵哲致伊涂禮
寫自北京,主題:中國皇帝太宗等對中國的猶太人的看法,以及猶太教在中國的宗教儀式
第一百四十八封信 伊涂禮致陳淵哲
寫自羅馬,主題:中國教堂中漢語的應用,以及對漢語的頌揚
第一百四十九封信 伊涂禮致陳淵哲
寫自羅馬,主題:對于遠古事情記述的比較,例如《圣經(jīng)》的創(chuàng)世和中國神話傳說的記載。這封信中的內容反映了中國的紀年方法對17世紀和18世紀傳教士的影響,比如在17世紀思想家拉莫特?勒瓦耶的作品中就有所體現(xiàn)
第一百五十封信 伊涂禮致陳淵哲
主題:德?阿爾讓在結束《中國人信札》時,介紹了自己。這點很明顯,事實上,德?阿爾讓的許多作品中都有他個人生活的影子。《德?阿爾讓侯爵回憶錄》體現(xiàn)了他把自己融入文學創(chuàng)作之中
第一百六十二封信 (1756)圖索致陳淵哲
主題:美洲
重大歷史事件年鑒
參考書目
譯者的話
本目錄推薦
01
大鱷聯(lián)盟3:鱷魚篇
01
大鱷聯(lián)盟3:鱷魚篇
02
南海精衛(wèi)
02
南海精衛(wèi)
03
蒼黃
03
蒼黃
04
朝夕之間
04
朝夕之間
05
大贏家
05
大贏家
06
孤城
06
孤城
07
本色
07
本色
08
美人華裳
08
美人華裳
09
浪潮之上
09
浪潮之上
10
看見金字塔尖上的人:我給…
10
看見金字塔尖上的人:我給億萬富…
掃描二維碼
關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