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風(fēng)俗習(xí)慣意象探源

意象探源

意象探源

定 價:¥40.00

作 者: 汪裕雄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思維科學(xué) 哲學(xué)/宗教

ISBN: 9787010125374 出版時間: 2013-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8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作者認(rèn)為,近代以來,許多中國學(xué)人持西方邏輯理性傳統(tǒng)以參照中國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國文化的獨特之點。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傳統(tǒng)文化范疇,正不知凡幾,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語者。而一旦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論被遺落,它的符號系統(tǒng)便不易疏理,中國文化的獨特品貌,也不易從理論上加以說明。為此,作者在探討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審美意象論的過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積累了若干材料,對中國文化的“言象互動”符號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這,便是《意象探源》的由來?!」P者以為,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之所以特別重視意象,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尚象”思維在審美領(lǐng)域的延伸。欲從美學(xué)上給“意象”范疇作出合適的界定,一個較為可靠而又難度不小的辦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國文化的總體背景之下,作歷史的考察。因此,我們探尋的視線,便只好伸展到中國文化“象”的原起之處,再循中國文化的歷史脈絡(luò),追尋其符號選擇的大致取向。在這一探尋起始之前,筆者擬先陳述自己的基本看法,好讓讀者全局在胸,然后同我們一起,作歷史的巡視。

作者簡介

暫缺《意象探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編原起論
第一章原“象”——從動物之象到文化之“象”
(一)無往而不適的“象”
(二)殷人與象
(三)“龜象”挾要
(四)“《武》有《象》名”
第二章“象物應(yīng)怪”的神話意象——“言象互動”的源頭活水
(一)“鑿破渾沌”說神話
(二)“觸象而構(gòu)”的構(gòu)象法則
(三)怪、神、帝的衍生歷程
(四)神話意象衍生的縱聚合關(guān)系
第三章“絕地天通”與巫史文化——殷周之際的文化整合
(一)“絕地天通”的文化學(xué)意義
(二)由巫而史,由帝而圣
(三)“禮治文化”的倫理本體
(四)周禮“尚象”的符號體系
……
中篇基型篇
下篇審美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