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第1章到第5章是本項研究的主體部分,內容概述如下: 第1章主要介紹本項研究的理論出發(fā)點,由于學者們對習慣權利的界定都比較寬泛,本文重新對這一概念進行了界定,采用的是狹義的習慣權利的概念,即少數民族基于資源的習慣權利。在此基礎上,詳細分析了習慣權利的內涵、習慣權利的構成要素、習慣權利的歷史追溯以及習慣權利的理論基礎。 第2章主要介紹了習慣權利的類型化分析,將理想類型等類型化理論范式應用到習慣權利的分析上,將習慣權利分為基于自然資源的習慣權利和基于文化資源的習慣權利兩種,并分別進行了闡述。 第3章主要介紹了中國習慣權利的運行現狀,大體上從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角度來論述了習慣權利目前的現實狀態(tài)及存在的問題,分別是行政區(qū)劃對習慣權利實現的影響、現代發(fā)展觀對習慣權利實現的影響及主流文化對習慣權利實現的影響。在本章中,采用實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國基層社會中現代性因素與當地社區(qū)的習慣權利實現的矛盾與沖突,并從多角度揭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 第4章主要介紹了域外尊重習慣權利的實踐,其中包括全球視野中尊重習慣權利的相關法律文件、國外對土著人習慣權利的承認、各個層級的國際人權保護實踐對習慣權利的尊重,此后重、點分析了域外尊重習慣權利的實踐對中國的諸多啟示,主要包括將習慣權利與法定權利并存、推動習慣權利保障的制度建設、承認社區(qū)居民對特定資源的共有、促進國際人權公約在中國的實施等。 第5章主要介紹了我國尊重習慣權利的可能路徑,主要包括國家立法將尊重習慣權利作為基本原則,司法自由裁量權在行使過程中可以通過法源引入法、價值衡量法、指導性案例法來尊重習慣權利,行政執(zhí)法理念創(chuàng)新可以通過軟法治理模式的運用、促進社區(qū)居民的有效參與、加強對作為習慣權利基礎的資源的保護等方式來尊重習慣權利,在特定情況下,如果無法尊重習慣權利,則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下通過利益補償的方式來維護社區(qū)居民的習慣權利。關鍵詞:習慣權利;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基本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