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譯稿收錄了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亞伯拉罕·林肯在世時發(fā)表的全部演講,即從1832年(當年,林肯還是一個年僅23歲,在他的家鄉(xiāng)帊普斯維爾鎮(zhèn)打零工的毛頭小伙子時)為競選州議員發(fā)表的首次公開演講到1865年4月1日發(fā)表的最后一次演講,內容詳盡而豐富,從各個層面展現(xiàn)了林肯作為一代偉大的政治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才華。林肯在1854年、1858年舌戰(zhàn)美國資深參議員、伊利諾伊州民主黨人史蒂芬·道格拉斯的火爆場面;林肯在關于美國南部黑人種植園奴隸制問題上向全體美國人發(fā)出的振聾發(fā)聵的警告——“分裂之家無可持存”,以及對國家團結統(tǒng)一和美國人民的良知抱有的堅定信念——“我相信我們的政府不能永遠忍受一半人受奴役一半人享自由的狀態(tài)。我認為聯(lián)邦不會瓦解。我認為這個家不會沒落。我堅信分裂的局面終將停止”;1860年2月27日,林肯在庫柏學會發(fā)表的影響深遠“庫柏學會演講”,幾乎完全顛覆了人們對這位來自農業(yè)州的、正在爭取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的“小人物”的一貫看法,并最終奠定了獲得提名的基礎;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中,他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想。這些公共治理與公共行政的重要理念至今還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成為一代又一代政治家不懈追求的目標。林肯被后人稱頌和銘記,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其一是其勤奮好學、誠實可靠、拼搏上進的可貴品質。按照我們今天的說法,林肯的學歷是一年級,因為他家里很窮,只在名叫賴尼的傳教士于林肯所在的小村子辦的學校里讀了半年書,僅學會了字母、拼音和一些單詞。靠著這樣的學習“基礎”,林肯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通過自學掌握了寫、讀、算等基本技能,并廣泛涉獵幾乎能夠找到的所有書籍,如饑似渴地充實著自己。就這樣,林肯從一名船童、店員、土地測量員逐漸成長為一名在伊利諾伊州小有名氣的律師。林肯有句名言:你可以暫時蒙騙所有的人,也可以永久地蒙騙一部分人;但是,你無法永遠地蒙騙所有人。因此,林肯把誠實可靠看得很重。還在林肯很年輕時,林肯家附近的鄰居們就喜歡親切地喊他“誠實的亞伯”。正是勤奮、誠實和拼搏的精神,使林肯步入政壇后從名不見經傳的一介平民榮升為一顆政治新星,并最終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其二是林肯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為美國人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政治與文化遺產。而其中最璀璨、最絢麗的部分當屬林肯在不同場合就各種問題所發(fā)表的演說。林肯的演說寓意深刻,觀點鮮明,生動有力,特別是那些充盈著真摯情感且通俗易懂的詞句,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聽眾的心。哪怕是沒有文化的普通民眾也能輕松地聽懂林肯的講話。更為重要的是,在林肯政治生涯的關鍵時期,他經常靠著其“三寸不爛之舌”一次次滌蕩著聽眾們的心靈,改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