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部分富豪(尤其是企業(yè)家)起家于20世紀八十年代,到如今大多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如何將事業(yè)和財富傳承給下一代,已經迫在眉睫。然而,打拼事業(yè)不易,將財富代代傳承更難。中國有句俗語:“富不過三代?!边@似乎是一道魔咒,讓眾多中國富豪尤其是億萬富豪心悸。那么,有沒有辦法打破魔咒呢?歷史上的眾多實例表明,“富不過三代” 最為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富豪未在有生之年對身后事業(yè)的接班、財產處置作出安排或作出合理安排。巨額財富是一把雙刃劍。對于通過創(chuàng)業(yè)獲得巨額財富的富豪,不但要懂得以人聚財的道理,更要知曉財聚人散的至理。面對巨額財富,很多人都想擁有,如果富豪不早做合理安排,人類貪婪的本性突顯必將引起爭奪,常造成夫妻反目、兄弟成仇,甚至家破人亡、千金散盡。有部分富豪因為忌諱談身后之事,或者未能意識到提早安排身后之事的重要性,在打拼事業(yè)時未及時作出安排,最終使得巨額財富因家庭紛爭大傷元氣乃至消失殆盡。在本書第一章第二個案例中,北海藥業(yè)原董事長何玉良,在掌舵北海藥業(yè)對外投資過程中,明知道自己身體狀況不好,甚至在身患疾病時,也未對北海藥業(yè)的接班人和財產處置事宜進行安排,導致其猝死后北海藥業(yè)陷入一片混亂,公司重組曾一度擱淺。更多的富豪雖然有意識進行人員和財產安排,但安排本身卻存在較大問題,最終也導致同室操戈、家族破裂。在這方面,即便是極有遠見的超級富豪霍英東也未能幸免。在本書第三章第一個案例中,霍英東在去世前雖然也對財產處置和家族人員責任擔當方面作出了安排,但其安排存在較大缺陷。由于其要求在20年內不得分家,同時在財產掌管方面對霍家?guī)仔值馨才挪划?,導致其死后不久霍震寰、霍震宇及其他幾房發(fā)生嚴重分歧,引發(fā)巨額訴訟,最終導致霍家兄弟反目,霍英東設計的遺產處置計劃也宣告破產。相反,亦有超級富豪借助專業(yè)人員,根據子女實際情況,對事業(yè)傳承和財產處置做了合理的安排。在這方面,李嘉誠可謂是典范之一。按照李嘉誠的分配方案,長子李澤鉅將得到超過40%的長江實業(yè)及和記黃埔的股權,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股權。上述業(yè)務是李嘉誠旗下最值錢,也是權重最大的資產(約2000億港元)。而對于小兒子李澤楷,李嘉誠也絲毫沒有吝嗇,給予了大量現金,并全力協(xié)助李澤楷的事業(yè)。應該說,這種分家方式既對兩兄弟公平,同時依據兩兄弟的性格特征(長子穩(wěn)重,次子愛打拼)安排長子繼承父業(yè)、次子在外打拼。兩兄弟事業(yè)并沒有太多交集,故李嘉誠也稱,“兩個兒子以后一定有兄弟做?!?北京策略律師事務所家事法律服務專業(yè)團隊對以上問題及相關案例進行了長期跟蹤調查和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并沒有適合所有億萬富豪事業(yè)傳承和財富處置的通行方案,億萬富翁只能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子女的具體情況以及財產情況量身打造專屬計劃。為此,我們摸索出一整套服務方案,將公司治理、金融理財、資產信托和家事法律涉及的遺囑繼承法律規(guī)則進行無縫隙對接,為客戶提供專業(yè)、富有成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