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dǎo)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dǎo)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shù)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shù)
傳記
歷史人物
知行合一:王陽明詳傳
知行合一:王陽明詳傳
定 價:
¥39.00
作 者:
(日)高瀨武次郎 著,趙海濤,王玉華 譯
出版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26.20)
當當網(wǎng) (¥26.90)
ISBN:
9787807691235
出版時間:
2013-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知行合一:王陽明詳傳》為日本天皇老師、日本陽明學代表人物高瀨武次郎寫給日本商業(yè)、軍事精英的心學大傳,也是介紹陽明先生一生最為權(quán)威版本。高氏王陽明傳與《傳習錄》《年譜》《名儒學案》一起并稱為研究王陽明的重要資料,對日本、韓國,乃至中國的楊明學研究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譯者歷經(jīng)三年,便跑日本、韓國、美國及中國各地圖書館和私人藏家之所,偶然機遇高價獲得此1915年廣文堂再版本。讀完此書才會真正明白高氏為什么評價王陽明說:“日本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yè)家,乃至維新諸豪杰震天動地之偉業(yè),殆無一不由于王學所賜予?!?/div>
作者簡介
高瀨武次郎(1869-1950),東京大學博士、教授,日本近代著名哲學家,研究中國學代表學者。曾為天皇講過漢學課程,因研究陽明學廣為世所知。主要相關(guān)著作有《中國哲學史》、《日本之陽明學》、《陽明主義的修養(yǎng)》、《老莊哲學》等。1910年曾將《中國哲學史》贈給胡適老師杜威,杜威回贈胡適的《中國哲學大綱》。梁啟超在《子墨子學說》中便是借鑒了高瀨武次郎《墨子哲學》的分析。
圖書目錄
001-005 序言:陽明之于當代人的意義
001-003 原書序
001-006 第一章 王陽明家世
遠祖王羲之/ 002 此乃《忠義傳》中人/ 003 高潔超脫/
004“欲借人間種”/ 005 小 結(jié)/ 006
007-020 第二章 少年時代
逸 話/ 008 越中文化/ 009 地方生活的影響/ 009 不為
厭世家的緣由/ 011 神 童/ 012 權(quán) 謀/ 015 立志學武/
016 求學經(jīng)歷/ 018 小 結(jié)/ 020
021-047 第三章 志向動搖時代
新婚夜出游忘洞房/ 022 書法精進/ 024 練習詞章/ 025
變諧謔為嚴謹/ 0 2 6 潛心學問,第一次落榜/ 0 2 8 第
二次落榜的態(tài)度/ 029 熱衷武舉/ 030 疏淡學問,從事
心學/ 031 進士及第,夢想照進現(xiàn)實/ 032 建言時事/ 033
得遇神仙道人/ 034 徹悟詩文之弊/ 039 陽明洞專修神仙
道/ 040 厭世之人向社會活動的轉(zhuǎn)變/ 041 曉諭禪僧,以
求孝養(yǎng)/ 042 始論經(jīng)世思想/ 044 終以圣學為己任/ 045
小 結(jié)/ 046
048-072 第四章 精神歷練 龍場悟道
國勢日頹/ 048 憤慨時勢,言事下獄/ 050 貶謫龍場驛/ 052
險遭殺害之時,投江/ 053 果真未死/ 058 投宿虎穴/ 059
再遇仙道,接受警策/ 060 收徐愛為門人/ 062 謫居的困
苦/ 064 大悟的狀態(tài)/ 066 夷人來服/ 067 謫居中對門人倡
導(dǎo)知行合一/ 069 邪黨全滅正黨復(fù)興,貶謫獲免/ 070 西辭
龍場/ 070 小 結(jié)/ 071
073-082 第五章 第一次講學時期
政 績/ 073 收方叔賢為門人/ 075 徐愛大悟/ 076 講學
盛況/ 078 省察克治/ 078 惜別諸友/ 079 教導(dǎo)法大變/
079 辨明仙佛儒/ 080 擬作《諫迎佛疏》/ 081 小 結(jié)/ 081
083-117 第六章 第一次靖亂時期
受命平定漳南巨賊/ 084 訓誡流寇/ 085 偵識奸賊/
086 十家牌法/ 087 變更兵制/ 089 討 賊/ 090《時
雨堂記》/ 091 頒布隊伍法/ 093 賞罰分明/ 094 平定橫
水賊寇/ 096 神 機/ 097 用人訣竅/ 097 乘勝追擊/ 0 99
一心平定巨賊/ 100 平定桶岡之賊/ 101 天縱之武/ 106
設(shè)置崇義縣/ 107 征三浰池仲容,一兵未動誅滅巨賊/ 1 0 7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1 1 4 征討流寇/ 115 戰(zhàn)后經(jīng)
營/ 116 小 結(jié)/ 116
118-126 第七章 第二次講學時期
《古本大學》/ 119 《朱子晚年定論》/ 120 《傳習錄》
上卷成書/ 121 慰勞宴/ 123 三教異同論/ 124 鄉(xiāng)約保
甲法/ 125 小 結(jié)/ 126
127-173 第八章 第二次靖亂時期
宸濠的權(quán)勢/ 128 打探宸濠的舉動/ 129 賢妃婁氏/ 130 悼
孫燧、許逵詩二首/ 134 幸 運/ 136 踏上征途/ 137 宸
濠三策/ 139 準備征討/ 140 宸濠之軍陷南康、九江/
141 宸濠遣人招降先生/ 142 宸濠發(fā)大軍/ 143 陷入先生之
計/ 146 再打宸濠/ 148 寧王的末路/ 152 慰勞諸將/ 15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56 接觸三個奸人/ 160 欲辱人必被辱
之/ 161 遭遇讒謗/ 163 進退維谷/ 164 格物說及學者用
功法/ 165 作《啾啾吟》訓誡世人/ 166 因小人重報捷
音/ 167 批 評/ 168 門人冀元亨橫死/ 168 祭劉養(yǎng)正
母/ 169 戰(zhàn)后的經(jīng)營/ 170 收王心齋為弟子/ 171 收舒芬為
弟子/ 172 聽講盛況/ 172 小 結(jié)/ 173
174-226 第九章 第三次講學時期
發(fā)表“致良知”/ 175 記錄陸象山的子孫/ 177 白鹿洞門
人聚義/ 180 隨意體認天理/ 182 諭眾說之異同/ 182 論心
之動靜/ 183 君父之情/ 184 神仙養(yǎng)生論/ 185 衣錦還
鄉(xiāng)/ 186 因武功獲官“新建伯”/ 187 龍山公的誕辰/ 187
避禍辭官/ 189 龍山公卒,行喪葬禮儀/ 190 病中謝絕探
訪/ 192 請求恩賞公平/ 193 遭到彈劾/ 194 考官排擠王門
學子/ 195 誹謗再起/ 196 教諭講友間的態(tài)度/ 198 訓誡輕
傲/ 199 論儒老佛三教/ 200 南大吉門人/ 201 聽講者三百
余人/ 202 詩人董沄/ 203 天泉橋宴請門人/ 204 敬畏與灑
脫/ 206 入山靜養(yǎng)說/ 207 圣學無礙舉業(yè)論/ 207 續(xù)刻《傳
習錄》/ 210《尊經(jīng)閣記》/ 210 題壁勉勵諸生/ 211 致知格
物論/ 212 拔本塞源論/ 213 論良知與禮/ 215 南大吉致良
知修養(yǎng)的效果/ 216 講學與實務(wù)/ 217 良知與見聞/ 218 天
地萬物一體觀與良知/ 218 死后的門人/ 220 惜陰會/ 222
良 知/ 223 致良知的修養(yǎng)方法/ 224 著述問答/ 225 小
結(jié)/ 226
227-252 第十章 第三次靖亂時期
拜命出征/ 227《客座私?!? 229 論徐樾的禪定法/ 233
歡迎盛況/ 234 以氣象動人/ 234 士友三百人暢談良知/ 235
督勵同志/ 235 縱橫經(jīng)略/ 236 抒懷文德大化/ 237 上疏鎮(zhèn)
壓思、田逆賊/ 239 建立學校/ 241 征討余賊/ 242 關(guān)心學
況與家事/ 243 罹患咳疾/ 244 隨處體認天理與致良知/ 245
增城祭祀祖先/ 246 鼓勵學友安頓后事/ 248 終焉:此心光
明復(fù)何言/ 248 歿后際遇/ 249 小 結(jié)/ 251
253-254 后 記
255-262 原書附錄
題名:朱子學與陽明學(簡要目次)/ 2 5 5 陽明簡要
年譜/ 257 原文參考書目/ 259 譯文參考書目/ 261
本目錄推薦
01
簡讀蔡元培
01
簡讀蔡元培
02
簡讀康德
02
簡讀康德
03
朱棣傳
03
朱棣傳
04
魅力唐太宗
04
魅力唐太宗
05
簡讀科貝特
05
簡讀科貝特
06
陳寅恪四書
06
陳寅恪四書
07
荷馬
07
荷馬
08
簡讀西塞羅
08
簡讀西塞羅
09
簡讀管子
09
簡讀管子
10
陳龍正傳
10
陳龍正傳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