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現狀與存在問題
一、國內外學者關于科技文化的研究現狀
二、國內外學者關于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研究現狀
第二節(jié) 概念界定與辨析
一、文化與科技文化
二、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文化觀
第三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研究的意義
一、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研究的理論意義
二、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研究的實踐意義
第四節(jié) 基本觀點、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基本觀點和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理論淵源
一、古希臘時期的科學文化:科學的獨立性、非功利性與哲學性
二、文藝復興、17世紀時期的科技文化:科學人本實用理性-
第二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形成的時代背景
一、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的科技文化發(fā)展現狀
二、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的社會發(fā)展狀況
第三章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演進軌跡
第一節(jié) 初步整體性地思考科技與人、社會的關系
——以《博士論文》、《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為節(jié)點
一、萌生唯物辯證、人文情懷的科技文化思想
二、人類自身、人類與環(huán)境之間和解式的科技文化思想
第二節(jié) 學理建構和實證探討整體性科技文化觀
——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為節(jié)點
一、初步構想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相統(tǒng)一的科技文化觀
二、實證論證科技與工業(yè)及制度、人文三者的整體關聯性
第三節(jié) 科技進步的動力機制及其文化傳播效應
——以《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哲學的貧困》、《經濟學手稿》為節(jié)點
一、在世界性交往中探討科技進步及其文化效應
二、在資本范疇下探索科技進步及其文化
第四節(jié) 基于新自然觀和世界文明轉型思考科技文化
——以《資本論》、《自然辯證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為節(jié)點
一、構建了歷史的、唯物的、與人類史彼此制約的自然觀
二、現代科技文化引領世界文明的轉型
第四章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理論體系
第一節(jié) 理論基礎:歷史唯物主義與勞動實踐論
一、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的整體性理論的發(fā)展
二、勞動實踐過程推動科技文化內容轉換
第二節(jié) 理論主題:文化視域下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合
一、科學理性的極致化發(fā)展
二、整體性科技文化主題呈現
第三節(jié) 理論內容:解蔽異化中凸顯整體性科技文化思想
一、現代科技與人的異化
二、現代科技與社會權力化異化
三、現代科技與自然界的異化
第四節(jié) 價值指向:自由發(fā)展與和諧生存
一、個體進入自由發(fā)展境界
二、社會進入和諧式發(fā)展狀態(tài)
第五章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第一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對后世科技文化理論的影響
一、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科技文化理論研究的影響
二、對中國共產黨領袖科技文化思想的影響
第二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對當代中國科技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剖析科學主義與反科學主義及其對中國科技文化建設的影響
二、對中國現代性科技文化理論建設的啟示
三、對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的啟迪
第三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對中國社會建設的實踐意義
一、消除城鄉(xiāng)對立的現狀,實踐統(tǒng)籌規(guī)劃的科學發(fā)展觀
二、促進社會發(fā)展與人民受益,實踐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
三、協調和優(yōu)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實踐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