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下,法律從業(yè)者日增,相關研究成果不計其數,“文庫”、“文叢”林林總總。不過,若以法學成果出版機構的地域而論,學術影響力的北重南輕現象似乎毋庸諱言。進一步直言之,位于京城的各大出版社統領了當今中國的法律出版業(yè)。而自開埠以來,上海曾是中國出版業(yè)的重鎮(zhèn)和中心;二十世紀前半葉,在上海問世的法學成果更是雄踞半壁江山。曾經的輝煌,在同時代難覓相匹敵者。其中的許多學術著作,作為我們探究中國近代法律變遷軌跡及梳理法律學術史所無法忽略的重要參考,至今仍惠澤學界。而現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此“法律.社會.歷史文叢”的主要動因,即是為了接承曾產生過眾多經典法學論著的這一上海之“地氣”。“法律·社會·歷史文叢”的基本定位是精致、高品位的法學學術論叢,匯集的是有著濃厚的社會人文關懷和恢弘的歷史視野的真正學術人對于法律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和用心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