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引子
第一章 運籌帷幄
一、深入虎穴
二、毛澤東在國民黨的陪都亮相
三、毛澤東與蔣介石的歷史性會面
四、毛澤東的文治與武功
第二章 他鄉(xiāng)遇故知
一、孫工賞詞
二、于右任設宴
三、柳亞子賦詩
四、索句渝州
第三章 重慶初雪
一、從《七律長征》說起
二、中秋“詠雪”
三、尹瘦石初見毛澤東
四、毛澤東當模特兒
五、柳亞子再次索句
六、曹立庵飛刀治印
第四章 一段意外的插曲
一、柳亞子慷慨和詞
二、曾家?guī)r響起意外的槍聲
三、柳亞子與李少石的生死之交
四、真相大白
五、鄰笛山陽
六、伯仁由我
第五章 雪滿山城
一、津南村的最后留言
二、柳詩尹畫驚重慶
三、翹首以待《沁園春雪》
四、“二流堂”里的一流人
五、身在國民黨心在共產黨的秘密人物
六、首發(fā)之功
七、高山流水
第六章 《新民報》與共產黨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新民報》的來龍去脈
二、拉國民黨這張大旗做《新民報》的虎皮
三、陳銘德拜訪郭沫若
四、陳銘德宴請葉劍英
五、陳銘德與周恩來的交往
六、毛澤東與趙超構
七、毛澤東與張恨水的促膝相談
八、現代女性鄧季惺
第七章 只識彎弓射大雕
一、《沁園春雪》驚動蔣介石
二、蔣介石也能作詩
三、文化“圍剿”正式開始
四、幕后的精心策劃
五、“剿匪”密令
六、上黨戰(zhàn)役
第八章 《大公報》的廬山真面
一、揭一揭《大公報》的老底
二、《大公報》拉上了一張比《新民報》更大的虎皮
三、王蕓生與毛澤東的三次會晤
四、王蕓生對歷史的一種看法
第九章 鴉鳴蟬噪
一、毛澤東凱旋
二、從東魯詞人的“陳詞濫調”說起
三、易君左其人及易君左之“閑話”
四、易君左的“詞話”
五、酸腐的丁酸與青澀的蜀青
六、一個“詞學家”的詞
七、江南才子盧冀野
八、危漣漪的總結
第十章 驚濤拍岸千堆雪
一、從一塊非同尋常的手表說起
二、郭沫若發(fā)射的第一枚重炮
三、郭沫若發(fā)射的第二枚重炮
四、郭沫若發(fā)射的第三枚重炮
五、遠在山東的陳毅也參加了唱和
六、山東的雪與重慶的雪
七、真理的飄飄大纛
八、聶紺弩射出的支響箭
九、白話的《沁園春雪》
十、引吭高歌《沁園春雪》
第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吳景洲與兒子的一唱一和
二、繆秋沉聊以寫憂
三、詞沉睡五十年
四、張圣奘的傳奇一生
五、黃齊生的春蘭秋菊
六、共赴國難
七、唐圭璋與易君左的周旋
第十二章 黎明前的吶喊
一、詩人的憤怒
二、顛沛流離的柳亞子
三、首鮮為人知的《沁園春》
四、上海香港北京
五、唐弘仁的獄中和詞
第十三章 上天下地之廬
一、柳亞子的牢騷
二、上天下地之廬
三、《沁園春雪》再次發(fā)表
第十四章 《沁園春雪》在全國公開發(fā)表
一、雪天讀毛主席的詠雪詞
二、臧克家求詩
三、一字之師
第十五章 唱和之外的故事
一、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二、林克問詩
三、十三年之后的回答
四、江山如此多嬌
五、沈尹默的書法
六、柳亞子溘然長逝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