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刑法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及其司法實現(xiàn)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及其司法實現(xiàn)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及其司法實現(xiàn)

定 價:¥56.00

作 者: 薛劍祥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1853493 出版時間: 2013-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和諧社會理論是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刑事法領域實施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中國刑事法治發(fā)展的方向,也是和諧社會構建對刑事法治的要求。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確保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實施,是中國刑事法治領域的重大理論問題。薛劍祥的《中國法院院長文庫: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及其司法實現(xiàn)》研究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在于:1深入研究、系統(tǒng)分析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歷史演進、內在邏輯、價值追求、社會基礎、現(xiàn)實障礙和司法實現(xiàn)等重要問題。2.努力建構和諧社會視野下科學的刑事政策,合理組織對犯罪的反應。3.建立科學完善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實施機制,實現(xiàn)政策的預期目標。4.確保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法治框架下充分發(fā)揮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薛劍祥,男,漢族,祖籍江蘇如皋市,1965年1月出生,法學博士,現(xiàn)任江蘇省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三級高級法官。先后在《法學》、《人民司法》、《法律適用》、《學海》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被評為江蘇省第二屆十大優(yōu)秀青年法學家之一(2010年)、第二屆全國審判業(yè)務專家(2012年),獲江蘇省首屆十大法治人物提名獎(2012年)。兼任江蘇省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淮海工學院教授、國家法官學院江蘇分院教授等職。

圖書目錄

第1章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歷史演進
 1.1  寬嚴相濟思想的歷史淵源
 1.1.1  “刑罰世輕世重”的用刑原則
 1.1.2“慎刑”的立法司法思想
 1.1.3“寬猛相濟”的治國政策
 1.1.4  寬嚴相濟是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之精華
 1.2  寬嚴相濟思想在近現(xiàn)代中國的發(fā)展
 1.2.1  西方權利觀念的影響
 1.2.2  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1.2.3  當代寬嚴相濟理論的特色
 1.3  我國刑事政策的調整與變革
 1.3.1  鎮(zhèn)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
 1.3.2  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
 1.3.3  “嚴打”政策
 1.3.4  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第2章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內涵分析
 2.1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基本刑事政策
 2.1.1  政策與刑事政策
 2.1.2  基本刑事政策與具體刑事政策
 2.2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概念解讀
 2.2.1  代表性觀點評析
 2.2.2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之內涵
 2.2.3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準確把握
 2.3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若干具體刑事政策的關系
 2.3.1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嚴打”政策
 2.3.2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死刑政策
 2.3.3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教育、感化、挽救”方針
第3章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社會基礎
 3.1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人性基礎
 3.1.1  人本理論和民本思想的影響
 3.1.2  刑罰人道主義的要求
 3.1.3  社會民眾期待與人的發(fā)展需要
 3.2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政治基礎
 3.2.1  政治理念的影響
 3.2.2  二元化社會形態(tài)的需要
 3.2.3  和諧社會構建的要求
 3.3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法治基礎
 3.3.1  西方國家刑事政策的影響
 3.3.2  法律規(guī)則的明確性
 3.3.3  社會生活的復雜性
 3.3.4  實證研究:以江蘇法院刑事審判實踐為樣本
第4章  寬嚴相濟刑摹政策的價值追求
 4.1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價值內涵
 4.1.1  刑事政策的整合與協(xié)調
 4.1.2  刑事政策的效益最大化
 4.1.3  刑法目的的有效實現(xiàn)
 4.2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司法理念
 4.2.1 正確的犯罪控制觀
 4.2.2  科學的刑罰功能觀
 4.2.3  全面的保障人權觀
 4.3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司法原則
 4.3.1  罪刑法定原則
 4.3.2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4.3.3  正當程序原則
 4.3.4  注重效果原則
第5章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現(xiàn)實障礙
 5.1  重刑主義思想的影響
 5.1.1  司法、刑罰理念滯后
 5.1.2  立法中重刑主義的表現(xiàn)
 5.1.3  司法中重刑主義的表現(xiàn)
 5.2  立法與司法的缺陷
 5.2.1  刑法分則的規(guī)定存在寬嚴失當
 5.2.2  量刑制度存在寬嚴失當
 5.2.3  刑罰執(zhí)行制度過于簡單
 5.2.4  司法程序性機制問題
 5.2.5  實施保障機制不足
 5.3  “嚴打”斗爭的負效應
 5.3.1  公正價值缺失
 5.3.2  效率價值低下
 5.3.3  自由價值缺乏
 5.3.4  秩序價值不足
第6章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司法實現(xiàn)(上)
 6.1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總體要求
 6.1.1  科學調整司法理念
 6.1.2  堅持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tǒng)一
 6.1.3  堅持區(qū)別對待的政策精神
 6.1.4  穩(wěn)妥推進刑事司法體制機制改革
 6.1.5  營造良好的執(zhí)法司法環(huán)境
 6.2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審判程序中的確立
 6.2.1  宏觀指導
 6.2.2  具體應用
 6.3  從寬與從嚴適用對象的把握
 6.3.1  依法從寬的適用對象
 6.3.2  依法從嚴的適用對象
 6.3.3  從嚴與從寬把握不當?shù)那樾?br />  6.4  訴訟制度改革和工作機制完善
 6.4.1  擴大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 
 6.4.2  完善快速辦理輕罪刑事案件制度
 6.4.3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審理機制
 6.4.4  建立健壘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和刑事和解制度
 6.4.5  探索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
 6.4.6  建立量刑規(guī)范標準化體系
 6.4.7  擴大非刑罰化與非監(jiān)禁化措施的適用
 6.4.8  適當提高重刑犯的出獄門檻
 6.4.9  其他相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6.5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司法實現(xiàn)的保障機制
 6.5.1  完善制約監(jiān)督機制
 6.5.2  完善司法工作評價機制
 6.5.3  健全協(xié)調工作機制
 6.5.4  健全宣傳工作機制
第7章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司法實現(xiàn)(下)
 7.1  司法限制死刑的必要與可能
 7.1.1  司法限制死刑的思考
 7.1.2  最高人民法院統(tǒng)一行使死刑棱準權的意義
 7.1.3  死刑司法適用的關注重點
 7.2  死刑的嚴格司法適用
 7.2.1  死刑適用的重點罪名
 7.2.2  嚴格死刑適用標準
 7.2.3  嚴格死刑復核程序
 7.2.4  統(tǒng)一死刑裁量方法
 7.3  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對死刑的限制
 7.3.1  對“不是必須立即執(zhí)行”的理解
 7.3.2  “不是必須立即執(zhí)行”的司法把握
 7.4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常見罪名死刑中的適用
 7.4.1  故意殺人罪的死刑適用
 7.4.2  搶劫罪的死刑適用
 7.4.3  毒品犯罪的死刑適用
余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社會實現(xiàn)與公眾認同
參考文獻
致謝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