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不可分之債研究

不可分之債研究

不可分之債研究

定 價:¥32.00

作 者: 齊云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廈門大學法學學術文庫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1855619 出版時間: 2013-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廈門大學法學學術文庫:不可分之債研究》作者采取了傳統(tǒng)的“縱向追溯,橫向展開,平向收攏”的寫作方式,將本書主要分為歷史論、比較論和應用論三大部分,詳細追溯了不可分之債的歷史起源,比較分析了各國關于不可分之債的具體構造,并最終建構了在形式上和內(nèi)容上都相對完善的不可分之債制度,從而系統(tǒng)地回答了不可分之債的各種疑問。

作者簡介

暫缺《不可分之債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不可分之債與連帶之債關系研究
第一節(jié)  不可分之債與連帶之債概念的詞源考察
一、四個概念對應拉丁術語之分析
二、“in solidum”誤譯造成的混淆
第二節(jié)  不可分之債與連帶之債的歷史沿革考察
一、《十二表法》時期
二、古典法時期和優(yōu)士丁尼法時期
三、關于損害賠償之債可分與否的爭論
第三節(jié)  不可分之債與連帶之債的立法例考察
一、前蘇聯(lián)模式
=、德國模式
三、法國模式
四、阿根廷模式
第四節(jié)  不可分之債與連帶之債的相似點
一、從債的主體角度入手:多數(shù)人之債
二、從債的標的角度入手:給付之整體與部分
三、從債的關系角度入手:對內(nèi)關系與對外關系
第五節(jié)  不可分之債與連帶之債的不同點
一、劃分標準不同
二、形成原因不同
三、功能目的不同
四、損害賠償之債不同
五、可繼承性不同
六、整體履行的原因不同
七、整體履行的方式不同

第二章  不可分之債理論發(fā)展脈絡之研究
第一節(jié)  國外關于不可分之債理論的發(fā)展脈絡
一、優(yōu)士丁尼與《民法大全》
二、杜摩林與其年《解開可分與不可分的迷宮》
三、波蒂埃及其年《債法論》與年《法國民法典》
四、薩維尼、溫德沙伊德與年《德國民法典》
五、弗雷塔斯與―年的《巴西民法典草案》
六、薩爾斯菲爾德與 g-的《阿根廷民法典》
七、各國民法典對于《法國民法典》模式的追隨與拋棄
八、對年《阿根廷民法典草案》的特別考察
九、在《歐洲合同法原則》中的最近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關于不可分之債理論的發(fā)展脈絡
一、大陸地區(qū)
二、臺灣地區(qū)

第三章  不可分之債翔斷標準及類型研究
第一節(jié)  前提問題之一:債的標的及其類型研究
一、債的標的之概念
二、債的標的之類型
三、債的標的與給付標的
第二節(jié)  前提問題之二:可分與不可分的各種分類
一、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二、物理分割與觀念分割
三、客觀不可分與主觀不可分
四、觀念分割與主觀不可分
第三節(jié)  給付不可分類型化研究
一、周?假想分馬案件中的觀點
二、給予之債的可分與否研究
三、作為之債的可分與否研究
四、不作為之債的可分與否研究
第四節(jié)  四個常被誤解的問題研究
一、種類之債的可分與否研究
二、選擇之債不可分性之批駁
三、附處罰條款之債的可分與否研究
四、擔保之債的可分與否研究

第四章  不可分之債基本制度構造之研究
第一節(jié)  不可分之債概述
一、不可分之債的定義和特征
二、不可分之債的效力
第二節(jié)  不可分債權
一、對外效力
二、就債權人一人所生事項之效力
三、對內(nèi)效力
第三節(jié)  不可分債務
一、對外效力
二、就債務人一人所生事項之效力
三、對內(nèi)效力
第四節(jié)  應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分割方式及標準設定的問題
二、整體履行方式的問題
三、不可分之債的轉化問題
四、過錯責任的分擔問題

第五章  不可分之債具體條文設計之研究
第一節(jié)  具體條文之設計完備版
第二節(jié)  完備版條文設計之理由
一、條文設計之結構
二、具體內(nèi)容之評析
第三節(jié)  三個已有不可分之債設計評述
一、立法模式
二、立法內(nèi)容
第四節(jié)  條文設計之精簡版
一、精簡條文之內(nèi)容
二、條文縮減之理由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