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秋江待渡
人需要彼岸,一個理想的地方,一個能安頓性靈的場所,人在對彼岸世界的期望中活著。人的期望是提升性靈的重要動力源泉。生命就是一種等待,理想就是一種性靈的約會。
二生命清供
在陳洪綬畫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清供中,總是少不了梅花和紅葉,梅花象征高潔,而紅葉象征著歲月飄零,時光是這樣輕易地將人拋棄,而人卻執(zhí)著地留連著生命的燦爛。
三新桐初引
清的靈魂,雪的精神,在中國畫的靈囿中蕩漾。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這樣的清清世界太普遍了,繪畫是畫家靈魂的香宅。
四暮鴉賓鴻
暮鴉是黑色的,賓鴻是白色的,黑白世界,在中國藝術(shù)家看來,意味著無色,飛翔于天際的暮鴉與賓鴻,雖然它們是天地間的一群“寄兒”,但當(dāng)它們匯入冥色的世界時,它便與這世界同在,俯仰于永恒的宇宙,便擁有了從容。放曠世界,哪個天際不是家!
五好雪片片
大雪飄飛,皚皚一片,它使人忘記塵世的煩躁,產(chǎn)生超越的感覺;雪是干凈的,在雪中,我們似乎將心靈洗滌了一番,雪是清凈身;雪是冷寂的,和這個充滿戲劇般喧鬧的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雪中,人們獲得深深的安寧。
六山靜日長
在靜寂中自有天地日月長,靜寂不是外在的安靜,而是深心中的平和。畫家在靜寂中,忘卻了時間,與天地同在,與氣化的宇宙同吞吐,與水底行云自在游。
七葦岸泊舟
夜深人靜,冷月高懸,寂寞的秋江上悄無聲息,一切的喧囂都遠(yuǎn)去,一切爭斗都蕩盡,小舟靜靜地向前,偶爾激起的流水聲,像是和人絮語。忽而有夜鳥掠過,留下它悠長的叫聲,更襯托這江夜的空明和靜寂。
八落花時節(jié)
人似乎總與黑暗中的一種不明力量在斗爭。存在的總是殘破,美好的總伴著幻滅,握有的又似乎沒有。滿目山河空念遠(yuǎn),落花風(fēng)雨更傷春,像唐寅、沈周這些曠世才子,面對著落紅點點,面對著空蕩蕩的宇宙,他們又如何能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呢?
九寒潭鶴影
中國畫家將世界虛化,摶實成虛,蹈光躡影,中國畫充滿了太多的夢幻空花、苔痕夢影。那云煙縹緲、霧靄蒸騰的畫中藏著的是不粘不滯的哲學(xué)深心,畫家作畫要畫出世界的“戲影”。
十瀟湘八景
畫家以漁歌唱晚的方式,唱出了與陶淵明的田園牧歌同樣的旋律。它不是廟堂里的陳詞,不是古寺里的幽歌,它所反映的是平民的生活、平民的樂趣、平民的悲憂,它所表現(xiàn)的是一個通靈透徹的玉世界。
十一口如扁擔(dān)
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去拜見中央之帝渾沌,渾沌對他們很好,儵與忽就商量報答,他們覺得人有七竅,能看、聽、吃、聞,混沌沒有,就為他鑿,每天鑿一竅,七天后,渾沌被鑿死了。渾沌是“一”,儵與忽是“二”。“二”是渾成世界的死亡。
十二秋月正孤
八大山人畫一孤鳥,一足單立,身體前傾,幾乎顛而倒之,但將倒而未倒,翅膀堅韌地舉,尾巴用力地伸,全身的羽毛也幾乎立起,以此來保持著平衡,還有那倔強的脖子,不屈的眼神……這一切都給人凜然不可犯的強烈感覺。生命清供
十三乾坤草亭
宇宙、乾坤,說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用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內(nèi)在的心。從物上言之,何人不?。〉珡男纳涎灾?,心可超越,可以飛騰,可以身于小亭而妙觀天下,可以泛小舟而浮沉乾坤!
十四明河見影
一念心清凈,處處蓮花開。無心于萬物,才能真正放下。心靈如鏡子,鏡子臟了,再干凈的世界看起來也是臟的。將靈府打掃干凈,才會有白色的蓮花開放。
十五云煙縹緲
中國山水畫是在做一種云煙的游戲,云煙是山水的精華、山水的靈氣,沒有云煙,山水就失去了靈魂。畫出云煙縹緲之態(tài),就是畫出造化之真氣。
《幽雅閱讀叢書》策劃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