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確定與落實
1.1 讓課堂更動“情”——如何應對涉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課堂生成性問題
1.2 關注“隱形”的價值觀——如何讓學生不產生價值導向上的誤解
1.3 從生活之地開始熱愛——如何讓鄉(xiāng)土歷史資源服務于課堂主旨
1.4 時事總關情——如何在歷史與現實的比照中將“情”深植學生內心
1.5 以人文之思升華理性——如何用共同價值觀引領課堂
2 新課程下優(yōu)質教學策略與藝術
2.1 從確定依據開始——如何甄裁與確定知識與能力目標
2.2 從孤立、蕪雜走向整體——如何設計課堂教學的主題
2.3 “問”似看山不喜平——如何在課堂中問出水平
2.4 催化“課堂好聲音”——如何避免課堂生成性資源流失
2.5 細節(jié)設計見慧心——如何讓學生愛上歷史試卷講評課
3 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
3.1 取精用宏,理念先行——如何運用材料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
3.2 資源有虛實,引導要頂真——如何做好歷史資源的有效使用
3.3 繁星滿眼,如何明月中天——如何把握歷史材料應用的量度
3.4 春風裁細葉,濃淡兩相宜——如何活用與巧用歷史材料
3.5 提綱挈領,智慧引導——如何利用歷史材料的設問來以問帶教
3.6 拒絕平庸,千匯萬狀——如何在藝術史教學中避免歷史材料應用形式的單一
4 課堂教學中活動開展的有效性
4.1 欲窮千里目,須得上層樓——如何開展探究性活動課教學
4.2 手指上的感覺——如何讓學生在課堂小制作中動起來
4.3 鑼鼓琴簫,演奏有度——如何把握歷史短劇分寸為課堂增色
4.4 舌戰(zhàn)課堂,攻守兼?zhèn)洹绾伍_展歷史辯論會
4.5 動靜有?!绾问褂懻撜n從“死水”走向“波瀾”
5 以發(fā)展性評價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5.1 開放才有“活水”來——如何設計與運用檢測性評價的開放性問題
5.2 裁衣須先量體——如何把握檢測性評價問題的難度與針對性
5.3 萬紫千紅都是春——如何實現形成性評價與評價的多元化
5.4 “階段”處在發(fā)展中——如何處理階段性檢測與發(fā)展性評價的關系
5.5 過程與結果的交融——如何實現終結性評價與發(fā)展性評價的和諧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