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UG NX 8.0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

UG NX 8.0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

UG NX 8.0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

定 價:¥59.90

作 者: 章兆亮 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CAD CAM CAE UG 計算機/網(wǎng)絡

ISBN: 9787121224850 出版時間: 2014-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52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面、系統(tǒng)學習和運用UG NX 8.0軟件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的書籍,全書共分19章,從最基礎的UG NX 8.0安裝和使用方法開始講起,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詳細講解了UG NX 8.0的軟件配置、二維草圖的繪制、零件設計、曲面設計、裝配設計、模型的測量與分析、工程圖設計、鈑金設計、渲染、運動仿真與分析、模具設計、數(shù)控加工等模塊,書中還配有大量的實際綜合應用案例。本書附帶2張多媒體DVD教學光盤,制作了與本書全程同步的語音視頻文件,含340個UG應用技巧和具有針對性實例的教學視頻(全部提供語音教學視頻),時間長達13.5小時(810分鐘)。光盤還包含了本書所有的素材文件、練習文件和范例的源文件。本書講解所使用的模型和應用案例覆蓋了汽車、工程機械、電子、航空航天、日用消費品以及玩具等不同行業(y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在內容安排上,書中結合大量的實例對UG NX 8.0軟件各個模塊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功能和應用技巧進行講解,通俗易懂,化深奧為簡易;另外,本書所舉范例均為一線實際產品,這樣的安排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實戰(zhàn)狀態(tài);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生產緊貼UG NX 8.0軟件的真實界面進行講解,使讀者能夠直觀、準確地操作軟件,提高學習效率。讀者在系統(tǒng)學習本書后,能夠迅速地運用UG軟件來完成復雜產品的設計、運動與結構分析和制造等工作。

作者簡介

  章兆亮(詹友剛的筆名),男,1965年出生,工學碩士,具有十余年的產品設計背景和多年的Pro/ENGINEER、UG等工程軟件教學、科研經(jīng)歷,在Pro/ENGINEER、UG領域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和突出的成果,目前,擔任北京多個大學的Pro/ENGINEER、UG客座教師和多家公司的產品設計指導。近幾年,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和機械工業(yè)出版社編寫了50余本Pro/ENGINEER、UG教程,出版發(fā)行后,深受讀者歡迎。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篇 UG NX 8.0快速入門
第1章 UG NX 8.0基礎概述 1
1.1 UG NX 8.0軟件的特點 1
1.2 安裝UG NX 8.0的硬、軟件要求及安裝過程 2
1.2.1 安裝UG NX 8.0的硬、軟件要求 2
1.2.2 UG NX 8.0的安裝過程 4
1.3 UG NX 8.0的啟動 6
1.4 UG NX 8.0的工作界面 6
1.4.1 UG NX 8.0用戶界面簡介 6
1.4.2 工作界面的定制 9
1.5 UG NX 8.0的鼠標操作 11
1.6 UG NX 8.0的文件操作 12
1.6.1 創(chuàng)建工作文件目錄 12
1.6.2 新建文件 12
1.6.3 打開文件 12
1.6.4 打開多個文件 14
1.6.5 保存文件 14
1.6.6 關閉部件 14
第2章 二維草圖設計 16
2.1 進入與退出UG草圖環(huán)境 16
2.2 UG草圖新功能簡介 18
2.3 添加/刪除草圖工具條 19
2.4 坐標系介紹 19
2.5 草圖參數(shù)的預設置 20
2.6 二維草圖的繪制 22
2.6.1 “草圖工具”工具條介紹 22
2.6.2 直線 23
2.6.3 輪廓線 24
2.6.4 矩形 25
2.6.5 圓 26
2.6.6 圓弧 26
2.6.7 圓角 27
2.6.8 藝術樣條曲線 28
2.6.9 派生直線 28
2.6.10 將草圖對象轉化為參考線 29
2.7 二維草圖的編輯 30
2.7.1 刪除草圖 30
2.7.2 操縱草圖 30
2.7.3 復制/粘貼 32
2.7.4 修剪草圖 32
2.7.5 延伸草圖 32
2.7.6 制作拐角 33
2.7.7 鏡像草圖 33
2.7.8 偏置曲線 34
2.7.9 相交 35
2.7.10 投影 36
2.7.11 編輯定義截面 36
2.8 二維草圖的約束 37
2.8.1 添加幾何約束 40
2.8.2 顯示/移除約束 42
2.8.3 約束的備選解 43
2.8.4 添加尺寸約束 44
2.8.5 尺寸移動 47
2.8.6 修改尺寸值 47
2.8.7 動畫尺寸 48
2.9 二維草圖管理 49
第3章 零件設計 51
3.1 體素建模 51
3.1.1 基本體素的創(chuàng)建 51
3.1.2 體素建模范例 54
3.2 布爾操作 56
3.2.1 布爾求和 56
3.2.2 布爾求差 57
3.2.3 布爾求交 57
3.2.4 布爾出錯消息 58
3.3 拉伸特征 58
3.3.1 拉伸特征概述 58
3.3.2 創(chuàng)建基礎拉伸特征 58
3.3.3 創(chuàng)建其他特征 64
3.4 UG NX的部件導航器 66
3.4.1 部件導航器界面 67
3.4.2 部件導航器的作用與操作 68
3.5 面向對象操作 71
3.5.1 對象與模型的顯示 71
3.5.2 分類選擇 72
3.5.3 刪除對象 74
3.5.4 隱藏與顯示對象 74
3.5.5 編輯對象的顯示 75
3.5.6 對象的視圖布局 75
3.6 UG NX中圖層的操作 77
3.6.1 設置圖層 77
3.6.2 視圖中的可見圖層 80
3.6.3 移動對象至圖層 80
3.6.4 復制對象至圖層 80
3.6.5 圖層的應用實例 81
3.7 回轉特征 82
3.7.1 概述 82
3.7.2 矢量構造器介紹 85
3.7.3 回轉特征的創(chuàng)建 85
3.8 基準特征 85
3.8.1 基準平面 85
3.8.2 基準軸 89
3.8.3 基準點 91
3.8.4 曲線上的點 93
3.8.5 面上的點 94
3.8.6 基準坐標系 94
3.9 邊倒圓特征 98
3.10 倒斜角特征 100
3.11 抽殼特征 101
3.12 孔特征 102
3.13 螺紋特征 105
3.14 拔模特征 106
3.15 掃掠特征 108
3.16 三角形加強筋 109
3.17 特征的編輯與操作 111
3.17.1 編輯參數(shù) 111
3.17.2 編輯位置 112
3.17.3 特征移動 112
3.17.4 特征重排序 113
3.17.5 特征的抑制與取消抑制 114
3.18 縮放體 114
3.19 關聯(lián)復制 116
3.19.1 對特征形成圖樣 116
3.19.2 抽取體 118
3.19.3 復合曲線 119
3.19.4 鏡像特征 120
3.19.5 鏡像體 120
3.19.6 實例幾何體 121
3.20 變換操作 122
3.20.1 比例變換 122
3.20.2 通過一直線鏡像 125
3.20.3 矩形陣列 126
3.20.4 圓形陣列 127
3.21 模型的測量與分析 128
3.21.1 測量距離 128
3.21.2 測量角度 129
3.21.3 測量曲線長度 131
3.21.4 測量面積及周長 131
3.21.5 模型的質量屬性分析 132
第4章 裝配設計 133
4.1 裝配環(huán)境中的下拉菜單及工具條 134
4.2 裝配導航器介紹 137
4.2.1 裝配導航器概述 137
4.2.2 預覽面板和相依性面板 138
4.3 裝配約束 139
4.3.1“裝配約束”對話框 139
4.3.2“對齊”約束 140
4.3.3“距離”約束 141
4.3.4“角度”約束 141
4.3.5“平行”約束 142
4.3.6“垂直”約束 142
4.4 裝配一般過程 142
4.4.1 添加第一個部件 142
4.4.2 添加第二個部件 144
4.5 引用集 146
4.6 創(chuàng)建組件陣列 146
4.6.1 從實例特征陣列 146
4.6.2 線性陣列 147
4.6.3 圓形陣列 148
4.7 編輯裝配體中的部件 149
4.8 爆炸圖 150
4.8.1 爆炸圖工具條介紹 150
4.8.2 爆炸圖的創(chuàng)建與刪除 151
4.8.3 編輯爆炸圖 152
4.9 簡化裝配 154
4.9.1 簡化裝配概述 154
4.9.2 簡化裝配操作 155
4.10 裝配干涉檢查 158
第5章 工程圖設計 160
5.1 UG NX工程圖概述 160
5.1.1 UGNX工程圖特點 160
5.1.2 工程圖環(huán)境與工具條介紹 160
5.1.3 部件導航器 163
5.2 工程圖圖樣管理 163
5.2.1 新建工程圖 164
5.2.2 編輯圖紙頁 165
5.3 視圖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 165
5.3.1 基本視圖 165
5.3.2 全剖視圖 167
5.3.3 半剖視圖 167
5.3.4 旋轉剖視圖 168
5.3.5 階梯剖視圖 168
5.3.6 局部剖視圖 169
5.3.7 局部放大視圖 170
5.3.8 視圖的顯示與更新 172
5.3.9 視圖的對齊 172
5.3.10 視圖的編輯 174
5.4 工程圖標注 176
5.4.1 尺寸標注 176
5.4.2 注釋編輯器 179
5.4.3 表面粗糙度標注 181
5.4.4 標識符號標注 182
5.4.5 自定義符號標注 183
5.4.6 基準特征標注 184
5.4.7 形位公差標注 185
第二篇 UG NX 8.0 進階
第6章 曲面設計 187
6.1 曲線線框設計 187
6.1.1 基本空間曲線 187
6.1.2 高級空間曲線 191
6.1.3 來自曲線集的曲線 196
6.1.4 來自體的曲線 204
6.1.5 曲線曲率分析 207
6.2 簡單曲面 208
6.2.1 顯示曲面網(wǎng)格 208
6.2.2 拉伸和回轉曲面 209
6.2.3 有界平面 211
6.2.4 偏置曲面 211
6.2.5 抽取曲面 212
6.3 自由曲面 215
6.3.1 網(wǎng)格曲面 215
6.3.2 一般掃掠曲面 219
6.3.3 沿引導線掃掠 222
6.3.4 樣式掃掠 223
6.3.5 變化掃掠 225
6.3.6 橋接曲面 226
6.3.7 藝術曲面 226
6.4 曲面分析 228
6.4.1 曲面連續(xù)性分析 228
6.4.2 曲面反射分析 230
6.5 曲面的編輯 231
6.5.1 修剪曲面 231
6.5.2 延伸曲面 235
6.5.3 曲面的縫合與實體化 237
6.6 曲面中的倒圓角 239
6.6.1 邊倒圓 239
6.6.2 面倒圓 240
第7章 NX鈑金設計 245
7.1 NX鈑金概述 245
7.2 基礎鈑金特征 249
7.2.1 突出塊 249
7.2.2 彎 邊 251
7.2.3 輪廓彎邊 257
7.2.4 放樣彎邊 260
7.2.5 法向除料 262
7.3 鈑金的折彎與展開 264
7.3.1 鈑金折彎 264
7.3.2 二次折彎 267
7.3.3 伸直 269
7.3.4 重新折彎 270
7.3.5 將實體轉換成鈑金件 271
7.3.6 切邊 273
7.3.7 展平實體 274
7.4 鈑金拐角處理 276
7.4.1 倒角 276
7.4.2 封閉拐角 277
7.4.3 三折彎角 280
7.4.4 倒斜角 281
7.5 高級鈑金特征 282
7.5.1 凹坑 282
7.5.2 沖壓除料 286
7.5.3 百葉窗 288
7.5.4 筋 289
7.5.5 實體沖壓 292
7.6 鈑金工程圖的一般創(chuàng)建過程 298
第三篇 UG NX 8.0 精通
第8章 運動仿真與分析 303
8.1 運動仿真概述 303
8.1.1 運動仿真界面與工具條介紹 304
8.1.2 運動仿真參數(shù)預設置 307
8.1.3 運動仿真流程 308
8.2 連桿和運動副 308
8.2.1 連桿 309
8.2.2 運動副和驅動 311
8.3 仿真力學對象 314
8.4 定義解算方案 315
8.5 運動分析 317
8.5.1 動畫 317
8.5.2 圖表 318
8.5.3 填充電子表格 319
8.5.4 智能點、標記與傳感器 320
8.5.5 干涉、測量和跟蹤 322
8.6 編輯仿真 326
8.6.1 編輯仿真對象 326
8.6.2 主模型尺寸 326
8.6.3 函數(shù)編輯器 327
第9章 高級渲染 328
9.1 材料/紋理 328
9.1.1 材料/紋理對話框 328
9.1.2 材料編輯器 329
9.2 光源設置 332
9.2.1 基本光源設置 333
9.2.2 高級光源設置 333
9.3 展示室環(huán)境設置 334
9.3.1 編輯器 334
9.3.2 查看轉臺 335
9.4 基本場景設置 336
9.4.1 背景 336
9.4.2 舞臺 337
9.4.3 反射 338
9.4.4 光源 338
9.4.5 全局照明 339
9.5 視覺效果 340
9.5.1 前景 340
9.5.2 背景 340
9.5.3 IBL 341
9.6 高質量圖像 341
第10章 模具設計 344
10.1 概述 344
10.2 使用UG NX軟件進行模具設計的基本過程 344
10.2.1 初始化項目 345
10.2.2 模具坐標系 347
10.2.3 設置收縮率 348
10.2.4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349
10.2.5 模具分型 350
10.3 模具工具 355
10.3.1 概述 355
10.3.2 創(chuàng)建方塊 356
10.3.3 分割實體 357
10.3.4 實體修補 358
10.3.5 邊緣修補 359
10.3.6 修剪區(qū)域修補 360
10.3.7 擴大曲面 362
10.3.8 拆分面 363
第11章 數(shù)控加工 366
11.1 概述 366
11.2 使用UG NX軟件進行數(shù)控加工的基本過程 366
11.2.1 UG NX數(shù)控加工流程 366
11.2.2 進入UG NX加工環(huán)境 367
11.2.3 NC操作 368
11.2.4 創(chuàng)建工序 375
11.2.5 生成刀具軌跡并進行仿真 382
11.2.6 后處理 384
11.3 銑削加工 385
11.3.1 面銑削區(qū)域 385
11.3.2 表面銑 398
11.3.3 精銑側壁 405
11.3.4 型腔銑 409
11.3.5 拐角粗加工 415
11.3.6 深度加工輪廓 419
11.3.7 固定輪廓銑 424
11.3.8 標準鉆孔 428
11.3.9 攻絲加工 438
第四篇 UG NX 8.0 實際綜合應用案例
第12章 UG零件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442
12.1 零件設計案例1──支 架 442
12.2 零件設計案例2──機 座 442
第13章 UG工程圖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444
13.1 案例概述 444
13.2 創(chuàng)建視圖前的準備 444
13.3 創(chuàng)建視圖 445
13.4 標注尺寸 447
13.5 標注表面粗糙度 450
13.6 標注基準 451
13.7 標注形位公差 451
13.8 添加注釋 452
第14章 UG曲面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453
14.1 曲面設計案例1──支撐架的設計 453
14.2 曲面設計案例2──把手的設計 453
第15章 UG鈑金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455
15.1 鈑金零件設計案例1──鈑金支架 455
15.2 鈑金零件設計案例2──鈑金板 455
第16章 UG運動仿真與分析實際綜合應用 457
第17章 UG 高級渲染實際綜合應用 463
17.1 渲染案例1――機械零件的渲染 463
17.1.1 打開模型文件 463
17.1.2 設置材料/紋理 463
17.1.3 燈光設置 464
17.1.4 展示室環(huán)境的設置 465
17.1.5 設置高質量圖像 465
17.1.6 保存零件模型 466
17.2 渲染案例2――圖像渲染 466
第18章 UG模具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468
18.1 帶滑塊的模具設計 468
18.1.1 初始化項目 468
18.1.2 模具坐標系 468
18.1.3 設置收縮率 469
18.1.4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469
18.1.5 模具分型 470
18.1.6 創(chuàng)建滑塊 476
18.1.7 創(chuàng)建模具分解視圖 481
18.2 Mold Wizard標準模架設計 483
18.2.1 添加模架 483
18.2.2 添加標準件 486
18.2.3 添加滑塊機構 488
18.2.4 添加頂桿 491
18.2.5 創(chuàng)建澆注系統(tǒng) 493
18.2.6 添加其他結構 496
18.2.7 保存零件模型 498
第19章 UG數(shù)控加工與編程實際綜合應用 499
19.1 打開模型文件并進入加工模塊 500
19.2 創(chuàng)建幾何體 500
19.3 創(chuàng)建刀具(一) 501
19.4 創(chuàng)建刀具(二) 501
19.5 創(chuàng)建刀具(三) 501
19.6 創(chuàng)建刀具(四) 501
19.7 創(chuàng)建型腔銑操作1(粗加工) 502
19.8 創(chuàng)建型腔銑操作2(粗加工) 503
19.9 創(chuàng)建輪廓區(qū)域銑操作1(半精加工) 504
19.10 創(chuàng)建深度加工輪廓銑削操作(半精加工) 506
19.11 創(chuàng)建輪廓區(qū)域銑操作2(精加工) 507
19.12 創(chuàng)建輪廓區(qū)域銑操作3(精加工) 508
19.13 創(chuàng)建輪廓區(qū)域銑操作4(精加工) 509
19.14 創(chuàng)建輪廓區(qū)域銑操作5(精加工) 511
19.15 保存文件 51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