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萬線,即湖北宜昌經湖北恩施到重慶萬州的鐵路線,作為古蜀道最南端的通道,全程337公里,在這里修鐵路就像“在吸飽了水的海綿體上要鉆一個干燥的長洞”,因而被稱為“隧道和橋梁的博物館”。它自2003年開始重新修建,于2012年通車,在我國鐵路史上修建難度最大、公里造價最高、修建時間最長。從詹天佑先生打下第一個木樁開始,修成這條鐵路就是無數仁人志士的夢想, 100多年的難題,當代人終于成功了,而這并不是這部作品要表達的全部。作者不斷細致描繪經歷者的個人命運,并不斷提出問題:上層路線才能形成合力,但僅僅這樣可以嗎?為什么有些事在中國辦起來那么難?為什么“文革”時期可以援建坦贊鐵路而國內鐵路建設卻日漸凋零?面對成功的興奮和榮耀,我們付出的代價是什么?這些追問正是作者追求史詩意識的具體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