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風云:列國交聘(套裝上下冊)》以邦交為背景,圍繞捍衛(wèi)國家主權這一主題,展示了中國古代各種各樣的外交斗爭。國家的治理,無外包括內政和外交兩個方面。一個國家(或勢力范圍)不可能孤立存在于天下,總得要同周邊的國家交往,這就是外交。古代外交活動固然包括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往來,但更多的則是彼此之間的利益爭奪。這里雖然看不見滾動的戰(zhàn)塵,卻充滿著玄機暗算、唇槍舌劍。外交斗爭是另一種形式的戰(zhàn)場。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戰(zhàn)爭的前奏、持續(xù)和補充。它既能引發(fā)和激化戰(zhàn)爭,也能化干戈為玉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榮辱得失乃至生死存亡。外交的主動權亦不完全取決于國力。有些小國、弱國的外交官,憑其大智大勇,憑其正義誠信,也能改變外交格局,變被動為主動,完成其外交使命,維護其國家的尊嚴和安全。古代中國涌現了許多杰出的外交官,《列國交聘》記述了他們非凡的事跡。閱讀《中國古代歷史風云:列國交聘(套裝上下冊)》,我們不能不向國難當頭舍身赴命的使官肅然起敬,不能不對守節(jié)不屈不辱使命的使官油然欽佩,不能不為心系朝廷獻身異域的使官喟然感嘆。他們不愧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他們以卓越的智慧和無私的奉獻,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的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