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永通萬國:貨幣與歷代興衰…
02講透資治通鑒25
03河西民間寶卷研究
04半小時漫畫史記(下)
05席位爵與品位爵:東周禮書…
06月西日東
07尋秦記
08史記這么讀才有趣·西…
09大學問·社會的發(fā)現(xiàn):…
10還音雜錄
[日] 武內義雄 著,汪馥泉 譯,夏川 校
本書是著名漢學家武內義雄的代表作。作者對比中日兩國傳世《論語》的最早版本…
可購
吳小安
行走,總是流動的,也是改變的;學人是一輩子在行走的,行走是在大地上的;燕…
趙凱 著
這是一部有特色的文化專著。作品以《禹貢》中的徐州與泗水作為徐州運河開篇,…
姚名達
邵廷采(字念魯),清初浙東之史學家。本譜以邵廷采《思復堂文集》《西南紀事…
江沛 著
《南開史學》初創(chuàng)辦于1980年,由著名史學家、原南開大學副校長鄭天挺先生主持…
當代中國研究所 編著,宋月紅 主編
改革開放史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是…
馬建春 著
本書稿為史學論文集,由暨南大學中外關系研究所馬建春教授主編。書稿收錄13篇…
李紅權,朱憲
暫缺簡介...
王長松
城水關系是歷史地理研究的獨特視角和切入點,探討城市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
陳煜斕 著
本書分享林語堂交友待人的故事,分析品評林語堂的人生觀,呈現(xiàn)真實的林語堂形…
徐儷成 著
中國古代的文人大多身兼“士人”和“文人”兩種身份,在科舉產(chǎn)生之前的漢魏六…
羅旻 著
本書以宋人樂府觀為研究對象,既關注宋人對前代樂府詩接受過程,也注重分析宋…
[英]杜德橋 著,楊為剛 查屏球 譯;吳晨 審…
《廣異記》是唐人戴孚一部已散佚的集子,存有三百多則與幽冥世界有關的神怪故…
伊沛霞 著,姚平,張聰,程曉文,易素梅,…
本書精選伊沛霞關于中國史的代表性論文11篇,是其從業(yè)治學五十年以來成果的集…
雷獻民 編著
本書是一部盤點歷代雷氏人物的姓氏書。姓氏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緣紐帶…
喬治忠 著
本書匯集了作者關于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的部分論述,共31篇,分為四章。各篇文章…
謝保成
本書所論為廣義新史學,既包括王國維“開山”的&ldqu…
艾俊川 著
按照“義理、考據(jù)、辭章”的說法,在中國人的精神創(chuàng)造中,…
劉文瑞 李堯遠 著
本書以思想史研究為基礎,以管理學研究為紐帶,對中國古代管理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
[英]伯納德-帕爾斯
《羅曼諾夫王朝的衰落》以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的后一任君主尼古拉二世的統(tǒng)…
金程宇 編
《域外漢籍研究集刊》自2005年張伯偉教授創(chuàng)刊出版第1輯以來,一直秉持&l…
李亮 著
本書是一部以歷史學、社會學視角綜合觀察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風云變幻的史學佳…
羅致平 編
本書旨在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簡明扼要、系統(tǒng)連貫地呈現(xiàn)五代十國時期諸位帝王…
高海云著
本書以東漢政治文化與學術演變的互動關系為研究對象,考察光武帝“…
譚伯牛
林徽因經(jīng)歷了什么,會被錢鍾書寫小說影射?金岳霖被稱為“情癡&…
方曦閩
從中世紀后期到19世紀初,形形色色的中國元素出現(xiàn)在歐洲的視覺藝術、工藝美術…
盛險峰 主編
本書為安徽大學歷史學院學術研究成果,收錄18篇歷史學論文,如研究中國古代史…
黃仁宇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收入黃仁宇1987-1989年在《中國時報》“人間…
鄭克晟 著
本書作者鄭克晟教授出身于書香門第,系鄭天挺先生哲嗣,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
汪保忠著
20世紀80年代以來,民族神話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拙著在前人的基礎上,…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編
The BNU Historical Review(京師歷史評論)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主編的英…
許倬云 著
在世界文明存在與變化的劇烈大潮之中,中國如何自處,如何看待自身的歷史與文…
劉中玉主編
《形象史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辦、面向海內外征…
范麗娜
本書對20世紀美國學界曾國藩研究進行梳理,分為三個階段:,前30年,逐漸從傳…
馬俊亞 著
本書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和作者多年來所做的田野調查,主要分析了自清以來至民國…
葉建 著
本書將近代中國唯物史觀史學話語建構問題置于知識與社會互動的語境中加以探討…
趙聲良 著
本書分析各個時期敦煌壁畫中所見的風景因素,以探索其時代的特征及其所反映的…
董欣潔 著
本書嘗試對西方全球史學進行系統(tǒng)梳理與綜合研究,這對國內外學界而言都是有待…
陳天社
史學學習與研究有兩大基礎:一是史料,二是前人成果。古今中外的史學前輩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