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孫子兵法》與戰(zhàn)爭謀略
02明清時期的黨爭與文社:以…
03中國近代法制史料(全10冊…
04晚期現(xiàn)代社會的危機
05永通萬國:貨幣與歷代興衰…
06中國史學的考析與評判
07明代特務政治
08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
09京津畫派畫學思想研究
10《大戴禮記》曾子十篇譯注…
(英)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奧里 …
俄羅斯的羅曼諾夫皇朝是近代成功的皇朝,統(tǒng)治了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一個家族…
可購
鄔文玲
《簡帛研究二〇一七(秋冬卷)》共收録戰(zhàn)國楚簡、秦簡、漢簡、三國吳簡研究論…
李伶伶 著
《從百草園到八道灣:魯迅家的細碎往事》在于它間接地提出了一些問題,或者說…
劉天昌 著
本書是關于兩廣總督張人駿的傳記,主要記述了大清粵督張人駿維護我國南海領土…
雷家驥 著
雷家驥先生的《中國古代史學觀念史》一書是中國古代史學史研究的權WEI著作,…
龔延明 著
《宋代官制辭典》是一部綜合性、多功能的官制辭典。它的內容極為廣泛,不僅對…
陶希圣 著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chuàng),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于建館翌年便出版…
李濟 著
安陽發(fā)掘從一開始,其目的就是發(fā)現(xiàn)古代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而不是尋找藝術…
梁啟超 著
陳明 著
本書從宗教、社會和文化的角度,切入印度醫(yī)學史的范疇,將十二個專題研究,大…
蔣鴻青 著
《論語》是儒家的原始經典和古代社會的生活教科書,是把握儒家學說的一把鑰匙…
程兆奇 著
日本南京大屠殺的虛構主張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以后一波強于一波,今天已泛濫…
陳登原 著
“中華現(xiàn)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晚清以迄20世紀80年代末,為中華學人所著,成就…
陳達 著
(明)李贄
《史綱評要》是明代評點史學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屬編年體史評。其內容分為“…
潘光 編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600多萬猶太人在歐洲慘遭納粹分子的瘋狂屠殺,世界上幾…
張嵚 著
暫缺簡介...
沈剛 著
本書從列卿、宗室、民間信仰和地方社會管理四個方面對漢代國家統(tǒng)治方式進行了…
大連市近代史研究所,旅順日俄監(jiān)獄舊址博物…
《大連近代史研究(第14卷)》是一部論文集。大連近代史研究從第1卷到現(xiàn)在已…
陳恒,洪慶明 編
朱敏彥,上海市文史資料研
洛維特
萊辛
南京市棲霞區(qū)地方志編纂委
(日)太田辰夫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是最早運用唯物史觀深入研究中國歷史的一本史學名著,它…
賀昌群
本書作者在學術研究領域涉獵廣泛,舉凡歷史、文學、考古、宗教、經濟、古代思…
李守常
"李大釗,字守常,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
雷海宗
本書通過對兩千年來中國兵員組成、兵制和兵文化的考察和剖析,從某種特定角度…
顧頡剛
作為中國現(xiàn)代最杰出的史學家之一,顧頡剛先生以開拓性的思維揭示了所謂三皇五…
何炳松
本書分上、下二編,上編論述社會史料研究法,系統(tǒng)闡發(fā)史料考訂與事實編比的理…
《史學思想研究與中國史學的風格》編委會
幾十年來,吳懷祺先生在中國史學史和史學思想的研究和教學中,堅持中國史學民…
翦伯贊
《中國史綱》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寫于抗日戰(zhàn)爭中期,即1941年“皖南事變…
連橫
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一批臺灣愛國文化人士為保存民族傳統(tǒng)…
吳琦
《華大史學論壇》[第三輯]以有影響力的華中師范大學史學論壇為基礎,收入其中…
《史學月刊》編輯部,編 著;《史學月刊》…
本書議題廣泛,既有以大數(shù)據(jù)時代史學為主題的史學理論與方法、數(shù)據(jù)庫建設等方…
暫缺作者
本書是李穎科教授多年來在歷史文化研究方面相關論文和成果的結集。全書分為上…
陳恒,王劉純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多卷本《西方城市史》(17ZDA229)階段性成果…
本書委會
董少新
本書對葡萄牙耶穌會士來華的前后及其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所行做了圖景式的介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