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本是一個專有名詞。卻發(fā)展成類似于—個符號。符號自身所構成的表征系統(tǒng)內在地影響了人們的認知秩序,組織著我們的認知視野。法國的指代意義滑向浪漫、埃菲爾鐵塔、盧浮宮、香水、路易·威登……法國成為一種虛構的概念,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是對鄙陋現實的逃離——愛情劇或偶像劇中的主人公欲斬斷情絲,抽身離去時,選擇遠行的目的地往往是巴黎——令人夢想的藝術之都。作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法蘭西的旅游經濟得益于符號形式的消費。《大國文化心態(tài)(法國卷)》的主旨在于沖出符號的?;螅瑨昝撚跋窈痛a的束縛,重現—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法國。移民、社保、媒體、教育、價值觀、中法交流等諸多領域雖不能等量齊觀,卻可以幫助我們描摹本色的法國,闡發(fā)其文化價值觀念,揭示其政治倫理和社會組織模式,展現出—個旅游雜志之外的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