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校釋《…
02靖難之役:明朝初年的改革…
03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28期…
04晉汾古建筑預查紀略(手繪…
05宋韻文化研究(第一輯)
06力量之源·中共四大紀…
07新宋學(第十二輯)
08四書證疑·鄉(xiāng)黨句解
09中國通史精編版
10變革與改造
賴永海 主編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江蘇牛首山人文研究院聯(lián)合主辦的《絲路文化研究》學…
可購
南門太守 著
“星漢燦爛三國史”叢書簡介“星漢燦爛三國史&a…
傅璇琮 著
`
呂思勉
《中國通史》原名《呂著中國通史》,寫作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呂思勉在上海光華…
邵娜娜著
本書在對各類生態(tài)問題進行深刻反思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推動國民生態(tài)素質(zhì)教育的有…
喬治?林奇
本書原著有副書名“一個‘洋鬼子’的八國聯(lián)軍侵…
戴建國 主編
“知宋”系列邀請國內(nèi)相關(guān)領(lǐng)域頂尖學者選編宋代各方面研究…
郭亮
自晚明以降,歐洲傳教士踏上東方土地,他們不僅帶來了異域的文化與信仰,更憑…
樊國安
本書以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為深刻內(nèi)涵,講述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上海出…
錢穆 著
本書經(jīng)由錢穆的“中國史學名著”課程講稿整理修訂而來,取…
張效民
作為一本面向大專學生的歷史文化讀物,《中國歷史文化》詳細介紹了有關(guān)中國歷…
王水照 朱剛 主編
本書由復旦大學中文系和中國宋代文學學會主辦,由著名學者王水照、朱剛主編,…
杜勇
本書以西周政治史為研究對象,以西周十二王作為歷史敘事的時間軸線,著力揭示…
程珂著
本書論述20世紀上半葉列強在華使館區(qū)特權(quán)制度產(chǎn)生、發(fā)展和被廢除的過程,探討…
[宋]司馬光 編著
本書是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的《資治通鑒全本全注全譯…
冀小斌
司馬光是中國歷史和中國史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憑借多卷本《資治通鑒》家喻戶…
國承彥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于2023年9月份,正式啟動“尼山文…
[日]田村實造
本書是日本著名的中國史學者編寫的叢書《中國文明的歷史》中的第七冊,由成吉…
魏鑒勛
推開面前的大門,可以看到這樣一幅景象:衣著襤褸的人們四處流竄,深山密林中…
李世恩 李安樂
慕天顏是康熙年間具有較大影響的能吏名臣。歷官浙江、廣西、福建、江蘇、湖北…
郭建龍
元朝,這個統(tǒng)一了中國全境、結(jié)束了唐末以來的南北對峙與多政權(quán)并列割據(jù)局面的…
李德楠 著
以河流關(guān)系研究為切入點,有助于深化對典型區(qū)域人地關(guān)系問題的認識。京杭運河…
陳壽 著,裴松之 注,黃寧寧 劉光 吳南澤 …
《三國志》,西晉陳壽撰。六十五卷,分魏、蜀、吳三志。紀傳體三國史。無表、…
劉光 校釋,黃德寬,[美]夏含夷 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是清華大學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戰(zhàn)國竹簡。其內(nèi)容多…
郭茵 著,陸帥,趙壯 譯
公元前195年,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去世,其年輕的兒子劉盈即位,但實權(quán)幾乎都在…
楊天石, 閆妮 編
《1911:危亡警告與救亡呼吁》是一本反映辛亥年保界救亡運動的作品。1911年,…
左秋月
暫缺簡介...
方韌 主編
本書通過一系列生動感人的故事,展現(xiàn)了新中國同齡人在海外求學、創(chuàng)業(yè)、生活的…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編、【荷…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從境外搶救入藏了一批戰(zhàn)國時期竹簡,學界稱之為&ldq…
于濤 著
東漢中平六年四月丙辰,漢靈帝劉宏駕崩。各方勢力對于權(quán)力、利益的爭奪,轉(zhuǎn)瞬…
鄧云特 著
《中國救荒史》是一部探討中國救荒問題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全書引用了各…
楊玉華,黃毓蕓點校
《錦里新編》(十六卷)為清人張邦伸所纂志書,成書于清嘉慶五年(1800)。張…
黃義樞著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研究戲曲文獻的匯集,主要考證了明清戲曲的一些重要典籍、作…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新校本)
本書是雷海宗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本書重點剖析了兩千年來中國兵員的組…
李俊杰著
本書在學界已有研究基礎(chǔ)上,以近代川鄂省際貿(mào)易演變?yōu)橹行?,探討長江五口通商…
蔡東藩 著;劉軍 編
《蔡東藩中國通史(插圖版)》套書共10冊,是一部以中華經(jīng)典人物、事件為核心…
潘明娟著
本書著力研究先秦都城制度的實證案例,剖析了都城選址制度中的擇中立都觀念,…
任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