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夏王朝都城文明研究
02經(jīng)史雜談
03我們一起走過:臨滄文史資…
04細說中國史 列國爭雄之戰(zhàn)…
05甘孜巖畫 影神圖 俗世奇人…
06唐后期皇權問題研究
07熱貢蔡孜德裕的歷史文化研…
08三中全會與中國改革開放
09東周鄭韓文化的考古學研究…
10東洋鏡:晚清雜觀
段塔麗著
本書是近年來國內婦女史研究領域中斷代研究古代婦女地位的一部開創(chuàng)性專著。作…
可購
潘桂明著
本叢書的前身有110個專題,涉及歷史文化的各個方面,由商務印書館、中共中央…
杜榮泉
本書為《河北通史》隋唐五代卷,所記述和研究的是隋唐五代時期河北地方的歷史…
茅家琦/張遠鵬
正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道路上跨入新世紀的中國人民,當然不應該也不會忘記過去的…
張崗
本書為《河北通史》明朝卷,所記述和研究的是明代北直隸即今河北地方的歷史?!?/p>
謝志誠
本書為《河北通史》宋遼金元卷,所記述和研究的是遼、宋、金、元時期河北地方…
朱潤珍
本書為《河北通史》魏晉北朝卷,所記述和研究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河北地方的歷…
袁森坡 吳運廷
本書為《河北通史》清朝上卷,所記述和研究的是清前期河北地方的歷史?!∵@一…
謝忠厚
本書將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的河北地方歷史,作為反帝、反封建斗爭與改造舊…
嚴蘭紳 方爾莊
本書為《河北通史》清朝下卷,敘述和研究的是清道光二十年至宣統(tǒng)三年?(194…
馬樹德
前言概說一、華夏民族古代文化的外傳二、佛教的傳入與儒學的傳出三、明末清初…
朱文通 王小梅
本書為《河北通史》民國上卷,所記述和研究的是民國前期即辛亥革命至七七事變…
宋志明,向世陵,姜日天著
編輯推薦:本書為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種。其以專題形式系統(tǒng)探討了中國哲學中的…
(清)蔣良驥等編
本書為清代大型編年體史書,因清國史館設在東華門內而得名,總記清朝十一帝十…
中央檔案館
編輯推薦:這套“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以原二十四史為底本。真實反映了毛澤東…
《簡帛書法選》編輯組 編
竹簡《神烏傅》不僅故事寫得哀婉動人,寓意深刻,而且書寫技巧也很有特色。在…
(蘇)尼·米·尼科利斯基(Н.М…
本書資料豐富,是用馬列主義觀點寫成的宣傳無神論的一本好書,也是我們了解俄…
(清)莫友芝 著
莫友芝貴州鐲山人清道光舉人工書法精版本目錄之學著有郘亭知見傅本書目等。本…
盧勛 等著
領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華民族何以能夠經(jīng)風沐雨、歷遭劫難而自強不息,崛起于…
郭建等著
本書為復旦大學法律專業(yè)碩士教材。全書分為九章,分別敘述了中國法律的起源及…
孟慶江
本書選出從上古至公元一九一九年的中國古代、近代歷史中,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進…
金炳鎬主編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20年(1978-1998),是中國民族理論大發(fā)展的20年。在這…
嚴蘭紳主編;夏自正,孫繼民著
《河北通史:先秦卷》為《河北通史》先秦卷,記述和研究的是先秦時期河北的地…
朱一新
內容簡介:無邪堂答問為朱一新氏的代表作,筆記體,答問式,系作者輯其講學答…
任繼愈主編
《國際漢學》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辦,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一本…
顧森著
本書內容包括:文獻中的秦漢繪畫、存世的秦漢繪畫、漢畫像的遺存、漢畫像的文…
呂蘇生
本書為《河北通史》秦漢卷,所記述和研究的是秦漢時期河北地方的歷史。秦漢時…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法律條例政策卷》…
菲律賓龔詩貯基金會獨資贊助。本卷內容由兩部分構成:中外各國主要涉僑機構;…
胡守為主編;中山大學歷史系編
本書是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涉及陳寅恪國學大師的學術思想、…
陳子展撰;徐志嘯導讀
對于近代文學史,文學史界過去相對重視不夠,不少文學史著略而不論,于是便出…
黃啟昌著
編輯推薦:本書是“中華姓氏通史叢書”中的胡姓。講述了胡姓的起源、發(fā)展、分…
張健編著
關于中國文物珍寶遭受破壞及其流失的問題,向來為國人所關注。畢竟,文物作為…
羅文華,聶鑫森著
古往今來,羅姓都是中華民族的大姓之一,羅姓以忠厚敦實的家風,刻苦向上的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
本書是我國商代后期王都遺址――殷墟近60年(1928―1986)來重要發(fā)現(xiàn)與研究的…
余未人著
居住在黔、湘、桂交界處的侗族,按方言語區(qū)及地域特色分為北部與南部社區(qū)。南…
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冰心、王蒙、李準、吳祖光、曹禺、姚雪垠……這些當代中國文壇大師們以自己的…
王紀潮著
本書內容包括:楚文化和希臘羅馬文化的發(fā)現(xiàn);楚文化和希臘羅馬文化的形成;楚…
陳存仁著
本書記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上海生活,包括戰(zhàn)事爆發(fā)在上海、烽火三月話上海、十…
可讀可購
李國章,趙昌平主編
暫缺簡介...
啟良著
寫中國古代歷史,不再以“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分期,而是將五千年文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