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方戲劇、歌劇和舞劇不同,戲曲就字面理解,就是戲中有曲。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以戲為本,輔以音樂、歌曲、服裝、身段、道白、雜技等,其中又以道白和歌曲唱段為主,而這兩項,又和戲曲的地方性有著血緣的關系。在農村鄉(xiāng)鎮(zhèn),地方戲的起源,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基因,就是地方性的特征——方言。語言的確是表演藝術的重要載體,無論是戲劇的臺詞、歌曲的歌詞、旋律的起伏,都直接受創(chuàng)作者所用的語言影響。但現(xiàn)今的表演藝術,借助于科技,臺詞、歌詞,能直接翻譯并同步放映在熒幕上,也可以在開幕前,把故事和每幕情節(jié)介紹在熒幕及特刊上。我們去看一場演出,是身、臺、行、表的綜合視聽享受。讓我們著迷的,是劇意,是情節(jié),是節(jié)奏,是舞美,是藝術家的精湛演出,是音樂的旋律,是詞曲的配合,是整體演出的震撼,是對精神的一次充電。語言是其中一個單元,但不是決定能否欣賞演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