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艾米斯作品:夜車》是艾米斯的第九部長篇小說。作為馬丁·艾米斯較新的小說對于很多讀者(尤其是中國讀者)來說可能很陌生。這部小說寫于1997年,講述了一個名為麥克·乎力漢的女警官調查一起一名年輕女子珍妮弗·洛克維爾在自己臥室內自殺的神秘案件的過程。尸體解剖后,麥克對福克納(珍妮弗的男友)做了口訊,并與珍妮弗的醫(yī)生、上司及前室友進行了非正式的談話試圖了解珍妮弗的死因。最后,小說以不為讀者明確滿意地解釋珍妮弗自殺動機的方式結尾。馬丁以“后現(xiàn)代招式”著稱,然而,《馬丁·艾米斯作品:夜車》在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現(xiàn)實主義特色。作品甫推出時沒有得到評論界的認同,著名作家約翰·厄普代克批評艾米斯缺乏作家應有的人文關懷,小說是失敗之作,這讓一向自認秉承貝婁和納博科夫人文傳統(tǒng)的艾米斯頗感尷尬。誠然,作品敘述的故事情節(jié)與一般的偵探小說非常相似:警官湯姆·羅克韋爾的女兒、天文物理學家詹妮弗意外身亡,女警察邁克·胡禮漢試圖找出詹妮弗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他殺還是自殺?不少經驗老到的評論家,也難以避免這個極具誘惑力的情節(jié)所帶來的懸念,沉浸在艾米斯刻意營造的驚悚氣氛中,將這部小說歸入一般的流行偵探小說。大多當代的文學評論往往沿承新批評的精神,致力于對作品的分析評判,較少涉及于作家的個人生活,但在對《夜行列車》的評論中,卻有論者暗示,艾米斯在經歷中年危機和離異之后,難以創(chuàng)作出成熟的長篇巨著,而用一百多頁的偵探小說延續(xù)其寫作生涯,所以肯定其作品的可讀性和娛樂性,而否定其嚴肅小說的內涵,如《沙龍》雜志就持這種觀點。也有敏銳的評論家看出這部小說深刻的一面,不過只能肯定它是一部嚴肅小說,對作品的底蘊缺乏具有說服力的分析,如《大西洋報》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