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著作權法科學化研究

著作權法科學化研究

著作權法科學化研究

定 價:¥36.00

作 者: 王坤 著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法律普及讀物

ISBN: 9787562053590 出版時間: 2014-07-25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著作權法科學化研究》的理論支點是:依據(jù)符號學、信息學和系統(tǒng)論,建構一個僅僅適合于知識產(chǎn)權法的知識概念。所謂知識產(chǎn)權法上的知識,就是具備各種功能的符號組合,也是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具有符號形式和符號信息兩個層次上的各種要素以及不同的系統(tǒng)功能。其中,商標就是具有實用銷售功能的知識,發(fā)明則是一種具有實用技術功能的知識,作品就是一種具有精神功能的知識。這樣,我們可以通過整合作品與商標、發(fā)明等知識產(chǎn)權對象之間的關系,厘清著作權與商標權、專利權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著作權法的外部實現(xiàn)科學化。另外,在著作權法上,作品是其中最為核心的概念,著作權法上的其他一切概念和制度都應當直接間接地建立在作品概念基礎上。在科學的作品概念基礎上,可以解釋、推導出著作權法上的其他概念和制度,探究著作權成立和保護的一般規(guī)律,研究著作權和鄰接權之間的關系,在著作權法的內部實現(xiàn)科學化。由此,《著作權法科學化研究》在嘗試著運用科學方法、建構科學概念的基礎上,形成以下一系列科學化觀點。

作者簡介

  王坤,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地方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兼職律師。1975年生,江蘇鹽城人,先后畢業(yè)于浙江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知識產(chǎn)權法學理論研究和民商事法律實務工作。先后在《法律科學》、《知識產(chǎn)權》、《法學論壇》、《浙江學刊》、《浙江社會科學》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專著《反剽竊法律制度研究》2014年1月在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著作權法概述
第一節(jié) 著作權概念
第二節(jié) 著作權法立法基礎
第三節(jié) 西方著作權法律制度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我國著作權法律制度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第二章 作品概念及分類
第一節(jié) 作品概念
第二節(jié) 作品分類
第三節(jié) 軟件作品
第四節(jié) 民間文藝作品
第五節(jié) 不能成為著作權對象的作品
第三章 靜態(tài)作品
第一節(jié) 文字作品
第二節(jié) 樂譜作品
第三節(jié) 舞譜作品
第四節(jié) 圖形作品
第五節(jié) 繪畫作品
第六節(jié) 書法作品
第七節(jié) 攝影作品
第八節(jié) 雕塑作品
第九節(jié) 模型作品
第十節(jié) 建筑作品
第四章 動態(tài)作品
第一節(jié) 口述作品
第二節(jié) 音樂作品
第三節(jié) 相聲作品
第四節(jié) 舞蹈作品
第五節(jié) 雜技作品
第六節(jié) 視聽作品
第七節(jié) 戲劇作品
第五章 作品獨創(chuàng)性
第一節(jié) 英美國家的獨創(chuàng)性標準
第二節(jié) 大陸法系國家的獨創(chuàng)性標準
第三節(jié) 作品獨創(chuàng)性的本質
第四節(jié) 獨創(chuàng)性的層次及其對作品可版權性的意義
第六章 著作權主體
第一節(jié) 表演者
第二節(jié) 合作作者
第三節(jié) 單位作者
第七章 著作權能體系
第一節(jié) 著作使用權能
第二節(jié) 公益輔助權能
……
第八章 著作權保護范圍
第九章 鄰接權
第十章 著作權集體管理
第十一章 剽竊及其治理路徑
第十二章 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
第十三章 侵犯著作權免責情形
第十四章 著作權保護國際條約
附錄 市書建構的《著作權法(草案)》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