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群書治要十講

群書治要十講

群書治要十講

定 價:¥35.00

作 者: 劉余莉 著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中國文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2628403 出版時間: 2014-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32 字數:  

內容簡介

  《群書治要十講》是劉余莉教授對《群書治要》的十篇精要講解。《群書治要》全書采輯經典六十六種,合五十余萬言,雖然綱舉目張,善道有統(tǒng),但讀者初閱此書,仍不免畏其浩繁,而有難窺堂奧之憾。劉教授此番講解,便是以利俗淺文揭橥大綱,學術、人生融貫一體,理事雙談,古今會說,可助讀者迅速把握《群書治要》的主旨精髓和當代價值。

作者簡介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傳統(tǒng)倫理學的研究。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并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地,圍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等專題進行演講和研討。講授課程有《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中國古代官德》《傳統(tǒng)文化與和諧社會》《傳統(tǒng)文化與幸福人生》《領導干部心理調適》等。代表作有《儒家倫理學:規(guī)則與美德的統(tǒng)一》 《心態(tài)即命運:正說傳統(tǒng)人生智慧》《品讀群書治要》等。目前主要致力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價值、特別是《群書治要》的研究與弘揚。

圖書目錄

前 言 上篇 修身為本,教學為先: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 第一講 道德教育,治本之道 ——從《群書治要》看如何反腐倡廉 一、腐敗的根源是道德缺失 二、道德缺失引發(fā)三個問題 三、全面加強道德教育的途徑 四、仁愛的原點是孝道 五、道德教育的關鍵在上行下效 六、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第二講 國家興衰,由于官德 ——從《群書治要》看加強官德修養(yǎng)的必要性 一、盛世與民同樂,衰世殘害其民 二、盛世考察歷史,衰世自驕自智 三、盛世任用忠賢,衰世聽信奸佞 四、盛世樂聞其過,衰世樂聞其譽 五、盛世反求諸己,衰世怪罪別人 六、盛世抑損情欲,衰世縱欲享樂 七、盛世天下為公,衰世天下為私 第三講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 ——從《群書治要》看文化的本質 一、經典:文以載道 二、文字:智慧符號 三、禮樂:點滴教化 四、藝術:寓教于美 第四講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從《群書治要》看圣賢教育的重要性 一、人存政舉,人亡政息 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三、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第五講 孝悌為本,上施下效 ——從《群書治要》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經驗 一、教育目標:長善救失 二、教育次序:先做人,后知識 三、德育內容:五倫、五常、四維、八德 四、因果教育,內容豐富 五、德育路徑: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 六、德育保障:完善的制度和法律 七、成敗關鍵:上行下效 八、德育心法:反求諸己 下篇 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安危榮辱的兩大關鍵 第六講 民貴君輕,富而后教 ——《群書治要》中的民本思想 一、貴民重民 二、愛民恤民 三、富民利民 四、恕民教民 第七講 任賢使能,納諫遠佞 ——《群書治要》中的用人之道 一、用人之道,事關重大 二、用人原則:任賢遠佞 第八講 八觀六驗,三參九慮 ——《群書治要》中的觀人之道 一、觀人八法 二、其他觀人法 第九講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群書治要》中的得人之道 一、賢能之士,何世無之 二、得人七方,吸引賢才 第十講 德不稱位,能不稱官 ——《群書治要》中的用人大忌 一、用賢而疑,人主大患 二、求全責備,失賢之道 三、能不當官,任非其才 四、德不當位,功不當祿 五、偏聽偏信,受人蒙蔽 六、妒賢畏能,功滅國危 七、已樹而擇,所樹非賢 八、事繁職亂,祿薄吏貪 附錄 古鏡今鑒 ——《群書治要》的當代價值 一、社會治亂的根本在人心 二、領導者成敗的關鍵在道德修養(yǎng) 三、領導者道德修養(yǎng)的內容(一):修身 四、領導者道德修養(yǎng)的內容(二):愛民 五、領導者道德修養(yǎng)的內容(三):用人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