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麥克阿瑟出任盟軍最高統帥.美國遠東軍總司令,成為遠東的“太上皇”。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后.美國出兵入侵朝鮮,麥克阿瑟再次披掛上陣,于1950年7月8日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指揮美軍實施仁川登陸,扭轉敗局。麥克阿瑟本想在朝鮮為他的軍事生涯矗立起一座“凱旋門”,然而由于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抗美援朝,改變了戰(zhàn)爭的性質,使朝鮮戰(zhàn)爭最終變成了他的滑鐵盧。麥克阿瑟始則狂妄自大,繼而驚惶失措,最后因與杜魯門總統在朝鮮戰(zhàn)爭政策上公開對抗,于1951年4月被解除職務,黯然回國,結束了他的軍事生涯。麥克阿瑟受到的贊譽和非議超過了任何一個以往的美國人。他是最有才能的軍事家,但又是最糟糕的政治家;他忠誠于他的國家,但卻對抗這個國家的總統:他取得過最輝煌的勝利,但也遭到過最慘重的失??;他有時似乎寬宏大量,有時又顯得小肚雞腸;他有時溫文爾雅,有時又暴跳如雷;他愛慕榮譽,但最終被榮譽所毀滅。從某種角度說,麥克阿瑟是一個復雜的人,令人難以解讀的人。正因為如此,麥克阿瑟的生平事跡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平萬歲書系·“二戰(zhàn)”風云人物·美國的凱撒大帝:麥克阿瑟》以紀實性手法,對麥克阿瑟的一生進行了全面描寫,希望使讀者閱后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