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當(dāng)代中國的文化想象與社會重構(gòu)

當(dāng)代中國的文化想象與社會重構(gòu)

當(dāng)代中國的文化想象與社會重構(gòu)

定 價:¥40.00

作 者: 張慧瑜 著; 張慧瑜 編
出版社: 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文化 文化評述

ISBN: 9787306050113 出版時間: 2014-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4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大眾文化工業(yè)不僅是一種新的文化藝術(shù)生產(chǎn)方式,更重要的是承擔(dān)著塑造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功能。本書是對當(dāng)代中國大眾文化現(xiàn)象的觀察與反思,透過熱播電視劇、電影、電視節(jié)目、報紙雜志等文本來呈現(xiàn)中國文化與社會結(jié)構(gòu)的變遷。在大國崛起和金融危機的雙重背景下闡釋這些文本的敘事策略及其文化癥候,特別關(guān)注紅色歷史記憶的重寫、公民社會的話語建構(gòu)、中產(chǎn)階層的文化表述與危機時代的主體想象等問題。面對新主流文化的建構(gòu)完成,重新思考1980年代、1990年代和新世紀(jì)等不同時代的文化與社會邏輯,為創(chuàng)造不同的未來圖景提供反思的基礎(chǔ)。

作者簡介

  張慧瑜,1980年生于山東鄆城縣,現(xiàn)任職于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shù)研究所,副研究員。已出版《視覺現(xiàn)代性:20世紀(jì)中國的主體呈現(xiàn)》、《墓碑與記憶:革命歷史故事的償還與重建》、《打開銹住的記憶:影視文化與歷史想象》等多部專著。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歷史記憶的改寫與主流文化的重建
第一節(jié) 主旋律的敘述困境
一、三種電影格局的出現(xiàn)
二、1990年代主旋律電影的敘述類型
第二節(jié) 從“泥腿子”將軍到“無名英雄”
一、“泥腿子”將軍與“大國崛起”的主體想象
二、曖昧的“新中國”與“諜戰(zhàn)”故事
三、被殺死的“純潔/信仰”與中產(chǎn)階層主體
第三節(jié) 主流大片的認(rèn)同機制
一、主旋律與商業(yè)片的融合
二、彌合歷史的傷口
三、與“革命”握手言和
第四節(jié) 革命歷史記憶的償還與重建
一、墓碑與記憶
二、革命歷史與當(dāng)下的內(nèi)在耦合
三、詢喚新的歷史主體
第五節(jié) “重寫歷史”與縫合1980年代
一、20世紀(jì)中國的歷史想象
二、重構(gòu)世界史
三、“復(fù)興之路”的歷史功效
第二章 公民社會的想象與社會主體的置換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汶川大地震的媒體表征
一、誰的愛,奉獻給誰
二、公民社會及其“公民想象”
三、批判的位置,甚或?qū)擂?br />第二節(jié) 社會“主體”的想象與“體制化”規(guī)訓(xùn)
一、幾則新聞報道
二、社會的主體與客體
三、體制外的想象與體制的重建
四、主持人/中間人的位置與法律的功能
第三節(jié) 模范公民的故事:“拳頭”、“誰”與“冒犯者”
一、“公民之年”和“中產(chǎn)之殤”
二、“拳頭”的故事
三、這個“誰”是“誰”
四、公民韓寒=冒犯者=意見領(lǐng)袖=模范公民
五、“我們”與主流說法的合謀
第四節(jié) 為何“進不來”,為何“回不去”
一、“遲到”的命名
二、“進不來”,“回不去”
三、一個老故事
第五節(jié) 舊瓶裝新酒:從“學(xué)習(xí)雷鋒好榜樣”到?“法治的力量”
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二、舊瓶如何裝新酒
三、“法治人物”的“除魔術(shù)”
第三章 中產(chǎn)階層的“隱身衣”與“文化中國”的想象
第一節(jié) 懸疑故事的另一種講述版本
一、誰在“惹塵埃”
二、中產(chǎn)階層的“午間之馬”
三、“掀開遮蓋物”:批判可能嗎
第二節(jié) 文化“隱身衣”與音樂的政治學(xué)
一、穿著“隱身衣”的手藝人
二、“我”“隱身”了什么
三、“腹黑”版的啟示
四、音樂/聲音的政治(階級)學(xué)
第三節(jié) 舌尖上的視覺“鄉(xiāng)愁”
一、“文化中國”的想象
二、舌尖上的“秘密”
三、“美食家”的登場
四、“幻象”的功能
第四節(jié) 與“孔夫子”的文化和解
一、“孔夫子”的文化“軟著陸”
二、“新國博”的重修
三、“發(fā)現(xiàn)你的心靈”
四、與“孔夫子”的政治和解
五、孔夫子的幽靈
第五節(jié) 民國想象,誰的民國
一、 “民國范兒”的寫法
二、 民國好風(fēng)光
三、 民國想象的文化功能
第四章 雙重社會主體與治療傷口的方法
第一節(jié) 從三個作家看三個時代
一、頑主與1980年代
二、“特立獨行的豬”與1990年代
三、《小時代》與“同一個世界”的出現(xiàn)
第二節(jié) 新中產(chǎn)與新工人的浮現(xiàn)
一、“中國道路”與雙重主體的登場
二、去工業(yè)化與再工業(yè)化
三、工人階級的衰落與廢墟的故事
第三節(jié) 他者的“魅影”與視而不見的主體
一、“闖入者”的身影
二、工人階級的“冰火兩重天”
三、無法說出的故事
第四節(jié) “社會傷口”的遮蔽與呈現(xiàn)
一、一則公益廣告
二、“傷口”的彰顯
第五節(jié) 一塊布的寓言:社會創(chuàng)傷與精神治療
一、心靈的“怪味”
二、撫平傷口的工作
三、批判知識分子的位置
第五章 草根的“顯形術(shù)”與屌絲逆襲故事
第一節(jié) 草根明顯的文化功能
一、“我是草根,我怕誰”
二、從“人民藝術(shù)家”到“草根藝人”
三、從“傻根”到“許三多”
四、“見證奇跡的時刻”
第二節(jié) 屌絲是如何煉成的
一、忽然“屌絲”,忽然“逆襲”
二、潘曉的“路”
三、 從英雄夢到“密室”想象
四、雷鋒為何不需要逆襲
第三節(jié) “夢想”背后
一、“限娛令”的“正面”功效
二、“既懂娛樂,又懂政治”
三、 綜藝電視節(jié)目攪動娛樂產(chǎn)業(yè)
四、夢想去哪兒
第四節(jié) 甄嬛啟示錄與職場腹黑化
一、甄嬛的逆襲
二、職場故事的腹黑化
三、“回不去的”時代
第五節(jié) “小時代”在哪里
一、“小時代”的命名方式
二、“占領(lǐng)”陸家嘴
三、從“螞蟻”到“小小的星辰”
結(jié)語 穿越后工業(yè)的文化“霧霾”
一、 兩個中國,兩個世界
二、 后工業(yè)時代的工業(yè)廢墟
三、 平行世界的“戰(zhàn)爭”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