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法/高校法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系列》具有如下特點:第一,以幾個較早成立的法學院系為依托,由廣東二十余所院校的法學專業(yè)教師聯合編寫。本教材系列集合了廣東省大部分開設法學專業(yè)課程的院校的教師,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的資深教授擔任各冊主編,并吸收了許多具有豐富一線教學經驗的中青年任課老師作為作者參與編寫。教材系列作者隊伍陣容強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第二,緊密結合實際,力圖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法學創(chuàng)新教材。廣東省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的繁榮帶來了思想的活躍。作為廣東法學本科教學改革的一次嘗試,教材系列力圖突破傳統(tǒng)的理論性較強的編寫模式,將法學基本知識和具有地方創(chuàng)新特色的司法實務以及國家司法考試相結合,培養(yǎng)既具有法學基本知識,又能夠了解司法實務的合格法律人才。為此,教材系列除對法律知識體系的整體闡述外,還吸收了部分具有廣東特色的案例,精簡為各章之前的“引例”部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法學知識在法律實務中的應用。同時在各章之后增加“司法考試真題鏈接”部分,有助于學生將本章知識與國家司法考試要求相結合。第三,吸收和采納我國法學界的成熟觀點和研究成果,精簡教材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法學本科教育應為通識教育,即將學生培養(yǎng)成掌握法律基本知識,并能熟練運用法律的實用人才。目前國內大部分法學教材共同存在的問題是篇幅過大,理論爭議過多,導致學生難以完全吸收掌握,從而在走上工作崗位后無法正確使用法學知識。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能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并熟練運用,本教材系列要求各主編僅采用我國法學界公認的觀點和理論,對于存有爭議的部分暫時擱置,從而將教材的篇幅盡可能地壓縮,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