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漕渠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
02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3考古現(xiàn)場
04元代銅權整理與研究
05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唐…
06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7榆陽區(qū)古代碑刻藝術博物館…
08廣州增江流域考古調查報告…
09北疆博物院精品集萃 自然…
10蘇州教育博物館藏品叢談
國家文物局
保護文化遺產,防止非法盜竊、販運和走私文化財產,促進被盜文物返還原屬國,…
可購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 編
《東方考古(第4集)》是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編輯的關于考古學和古代東…
(英)葛瑞姆·漢卡克
《上帝的指紋(上下)》是通過探尋人類史前文明而思考人類的現(xiàn)在并預言世界未…
可讀可購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正陽門管理處
當一般觀眾走進博物館中觀賞那些陳列于高大展柜內的古代文物時,當普通游客跋…
陳燮君
《鑒余留珍》以圖為主,選擇了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的130余件文物珍品,其中重點…
北京市文物局
樹豐碑于青史發(fā)潛德之幽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一…
在悠悠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發(fā)展進程中,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無數人類文明的杰作。這…
侯良
1972年7月30日,新華社報道,長沙馬王堆發(fā)掘一座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墓,出土…
望野
《千年夢華:中國古代陶瓷枕》收錄的這批陶瓷枕的品種有三彩、貼面絞胎、珍珠…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書是張家口地區(qū)古陶瓷的圖錄,收錄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的陶瓷精品18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編著
隋仁壽宮建于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歷經二年,于開皇十五年竣工。擔任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
《漢長安城考古與漢文化:漢長安城與漢文化紀念漢長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國際學術…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
大唐秦王忠敬即李茂貞及其夫人晉故秦國賢德太夫人生于唐末,死于五代的后唐、…
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 編
《忠縣仙人洞與土地巖墓地》是忠縣仙人洞與土地巖墓地的發(fā)掘報告,全書以墓葬…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東城區(qū)文化委員會…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發(fā)掘報告》為北京玉河遺址2007年度考古發(fā)掘報告,對清…
張政烺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周易》,引起了學界的極大關注。張政烺…
故宮博物院 編
《盛世華章:中國(1662-1795)》是與《中國:1662~1795年盛世華章》圖錄媲…
李剛
《東方博物(第27輯)》內容包括文博探討、考古研究、民俗掠影、書壇畫苑、陶…
常罡
《海外拾珍記》收入所有文物,均為作者長期從國外搜集而來,涉及牙、玉、竹、…
樊錦詩、范迪安
“盛世和光——敦煌藝術大展”的舉辦,某種意義上看,是敦煌與中國美術館一次…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 編
中國玉器之流傳久遠,除了玉材儲藏豐富、質地優(yōu)良、制作技術先進之外,主要還…
中國古代青銅器在原始社會后期即開始萌芽,夏代得到初步發(fā)展,商周呈現(xiàn)鼎盛之…
吳錦榮
《龍泉寶劍鍛制技藝》作者長期以來一直從事龍泉寶劍的研究,并參與到設計和制…
馬平
《元明清古瓷標本圖釋》的特色,正在于不單有圖,而且有釋,圖文并茂,互為參…
趙超
本書自一九九二年出版后,社會反響強烈,遂被多方引用,并且有多處在未經授權…
(美)班大為
本書是“早期中國研究叢書”之一,該書收錄了11篇課題論文,對天文考古學作了…
李懷順、黃兆宏
本書分為舊石器時代,新時期時代考古,夏商周時代考古,秦漢考古,隋唐考古,…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著,趙建龍,楊惠…
蘭州紅古下海石遺址位于甘肅、青海兩省的交界處,東去甘肅省蘭州市108公里,…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編著
毛家灣出土的瓷器數量特別巨大、窯口眾多、器類豐富、釉彩品種繁多、紋飾題材…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編著
北京是聞名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其中的奧運場館分布于海淀、朝陽、石景山、豐…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編
本書是對二里頭文化墓葬、青銅器、玉器、石器和動物遺存進行專題研究的論文集…
盧芳玉
《國家圖書館藏陳介祺藏古拓本選編:古磚卷》發(fā)為古磚卷、瓦當卷、銅鏡卷和青…
冀亞平、曹菁菁
《國家圖書館藏陳介祺藏古拓本選編(青銅卷)》以國家圖書館收藏的陳介祺收藏…
袁玉紅
瓦當,俗稱瓦頭,是指筒瓦頂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形狀有圓形和半圓形兩種,表面…
曹菁菁、盧芳玉
銅鏡,是古代妝奩照容的日常用具。中國的銅鏡歷史悠久,工藝精湛。迄今發(fā)現(xiàn)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廣安市文物管理所、…
安丙是南宋時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先后出任四川宣撫副使、四川宣撫使,鎮(zhèn)治四川…
中國文物研究所,長沙簡版博物館 編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已經出版兩種,其中《嘉禾吏民田家莂》于一九九九年十…
王小慶
《石器使用痕跡顯微觀察的研究》是2004年夏在中科院古脊椎所舉辦的中國首屆“…
謝光輝、劉春喜
《陳爐耀州瓷精萃》中收錄立地坡、上店和陳爐耀州窯金代至民國時期約二百五十…
欒秉璈
傳國璽大約經歷了14個朝代,20余個大小王朝的110余位皇帝,前后約17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