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過渡金屬化合物微納米材料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儲能、傳感、催化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因此制備二元過渡金屬化合物的新穎微納米結構、研究其生長機制、控制其結晶尺寸與維度一直是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這些研究也必將促進人們深入研究微納米結構與功能特性之間的關聯(lián)、高效利用微納米結構及其產業(yè)化。本論文以金屬氧化物和硫化物中空結構為研究對象,在其合成新方法的設計、形成機制以及電化學性能(如能量存儲和電化學傳感)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的探索研究。論文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以SnCl4和乙酰丙酮釩(IV)為反應物在190-220?C下溶劑熱合成了V2O3-SnO2雙層殼納米膠囊,經過后續(xù)的400-500?C煅燒,得到V2O5-SnO2雙層殼中空納米膠囊。雙層殼中空納米膠囊的形成機制為溶劑熱過程中的兩次奧氏熟化擴散過程(向內熟化和向外熟化)。將這一中空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合成體系擴展到其它氧化物,得到了各向異性的Co3O4多孔納米膠囊。作為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這些中空結構的V2O5-SnO2雙層殼納米膠囊和Co3O4各向異性納米膠囊均具有高的可逆比容量和優(yōu)異的循環(huán)性能,在鋰離子電池中表現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以溶劑熱合成的CuS和Cu2S實心顆粒為模板,在700-800?C下氧化合成了CuO中空多孔微米膠囊。以其它金屬硫化物如CoS和NiS為前驅物,在相同的反應機制下同樣合成了具有中空和多孔結構的Co3O4和NiO。中空和多孔結構的形成歸結于熱氧化過程中的非平衡擴散、體積收縮以及原位產生的氣體釋放。同時,我們也以溶劑熱得到的SnS一維納米帶為模板,合成了SnO2多孔納米管和Sn@C納米復合物。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SnO2多孔納米管和Sn@C一維納米復合物的首次放電比容量分別為910和1050mAhg-1。以CuCl2和硫脲室溫形成的金屬絡合物納米線為犧牲模板,通過微波加熱在75-85?C下快速合成了矩形截面CuS納米管。通過調節(jié)前驅物金屬絡合物納米線的尺寸獲得了直徑可調的CuS納米管材料。作為無酶葡萄糖傳感材料,CuS納米管的靈敏度為9.9mAmmolL-1,最低檢測濃度為0.25m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