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序
譯者序
導 言
第一章 為希臘政治學說的背景的希臘各種制度
一、希臘民族概論
二、斯巴達的憲法
三、雅典的憲法
第二章 柏拉圖的政治哲學
一、柏拉圖的先趨
二、柏拉圖思想概觀
三、理想國
四、政治家篇
五、法律篇
六、柏拉圖的學說與希臘史實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
一、政治學的性質與著者所用的方法
二、國家的性質與家庭的性質
三、國家的組織--憲法、公民、政府
四、主權
五、憲法的分類
六、最好的國家
七、革命
八、亞里士多德思想的希臘性與普遍性
第四章 希臘末年的政治學說與羅馬政治學說
一、政治上希臘的滅亡
二、伊壁鳩魯派及斯多噶派的影響
三、羅馬憲法的演進
四、波利比烏斯
五、西塞羅
六、帝國法學家
第五章 中古時代各種制度的演進
一、羅馬帝國衰亡中的基督教
二、教皇制度的興起
三、中古帝國的興起
四、政教相爭的時代
第六章 早年基督教教會的政治學說
一、耶穌及其使徒
二、諸教父--安布羅斯、奧古斯丁、大格利高里
第七章 教權日漸興盛時的各家學說
一、理論的演進及其方法
二、二權說
三、主張教權獨尊的理論
四、擁護君主獨立的理論
五、圣伯納德與索爾茲伯里的約翰
第八章 圣托馬斯·阿奎那及其學派
一、 托馬斯哲學概論
二、"法律"與"正義"
三、政治權力的性質及其各種形式
四、政府的功能
五、政治權力與宗教權力
六、埃吉迪烏斯所闡明的圣托馬斯的學說
七、總結
第九章 教皇勢力衰落時的各家學說
一、袒護教皇的學說
二、反教皇學說中的新因子
三、菲利普的擁護者
四、但丁的君主國論
五、路易與教皇約翰二十二世的爭斗
六、馬西利烏斯
七、奧卡姆的威廉
八、馬西利烏斯與奧卡姆之論主權及代議制
第十章 中古時代的消逝
一、政治的趨勢與宗教的趨勢
二、威克里夫與胡斯
三、熱爾松與康斯坦斯大會
四、庫薩尼古拉與巴塞爾大會
五、法學家與社團學說
六、總結
第十一章 馬基雅維利
一、他的生平及他的時代
二、他的思想方法及觀點
三、他對于道德及宗教的態(tài)度
四、論政治動機
五、政府的分類
六、論領土的擴張
七、論領土的維持
八、總括與結論
參考書摘要
參考書總目